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清谈何补晋江山,谁与中原了岁寒。

惟有白云三四片,飞来自向古琅玕。

(0)
鉴赏

这首诗《竹林七贤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清谈”与“江山”的对比,以及对“白云”与“古琅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清谈何补晋江山”,以“清谈”象征文人雅士的闲适议论,却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暗含对晋朝衰败的无奈与反思。接着,“谁与中原了岁寒”一句,将视角转向北方的中原地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英雄人物的渴望。

后两句“惟有白云三四片,飞来自向古琅玕”,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白云飘渺,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古琅玕”可能是指古代的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寓意。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暗示着在动荡的时代中,唯有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景抒情,寓言于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钓台二首

已上桐江台,又弄桐江钓。
不食桐江鱼,不怕严公笑。

(0)

题资福院平绿轩二首

水屋围春绿,云岑送晓青。
无心向朝市,信步到禅扃。
野境连天远,疏钟隔岸听。
杯行莫辞醉,檐月笑人醒。

(0)

昌州

昌国古要区,人物屹相望。
功名刻高崖,粟帛赐满箱。

(0)

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

我贫如曲逆,瓮牖门垂席。
莽苍且三餐,鹏鷃俱自适。
功业薰天地,等是一戏剧。
高堂亲鹄发,甘脆尚谋食。
空余圣门事,黾勉愧强力。
前修皎日星,一一是标的。
未敢如求赐,自画兼愿息。

(0)

胡少明两书索二程先生画像寄小诗二首

微言固已成糟粕,纸上形容转更疏。
要识平生真面目,百无所似若为书。

(0)

读张文潜黄鲁真中兴颂有作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樁撞家居恣纖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厘。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