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斜畔,最伤心游子,断肠难续。
佳丽繁华谁领略,惟有清狂杜牧。
我辈重来,为欢苦短,急办三条烛。
天寒木落,佳人同倚修竹。
况乃词客都豪,雍容车骑,落笔云烟族。
乐莫乐兮今夕会,莫学阮公痴哭。
绿酒黄橙,银筝翠袖,偷送初成目。
朦胧别后,知他何处金屋。
玉钩斜畔,最伤心游子,断肠难续。
佳丽繁华谁领略,惟有清狂杜牧。
我辈重来,为欢苦短,急办三条烛。
天寒木落,佳人同倚修竹。
况乃词客都豪,雍容车骑,落笔云烟族。
乐莫乐兮今夕会,莫学阮公痴哭。
绿酒黄橙,银筝翠袖,偷送初成目。
朦胧别后,知他何处金屋。
这首《念奴娇》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在红桥韩园宴集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感伤情绪。
“玉钩斜畔”,开篇即以“玉钩”这一意象,勾勒出月光洒在斜坡上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最伤心游子,断肠难续”,直接点明了游子离乡背井的悲凉心境,与下文的宴饮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情感的复杂性。
“佳丽繁华谁领略,惟有清狂杜牧”,这里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风流形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宴饮中缺少真正理解与欣赏者的感慨。
“我辈重来,为欢苦短,急办三条烛”,体现了文人聚会时的热烈与匆忙,以及对短暂相聚时光的珍惜。“天寒木落,佳人同倚修竹”,描绘了一幅冬日里佳人依偎于修长竹林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况乃词客都豪,雍容车骑,落笔云烟族”,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上文人墨客的豪情与才华,他们挥毫泼墨,如同云烟般自由飘逸,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
“乐莫乐兮今夕会,莫学阮公痴哭”,表达了对当前聚会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以阮籍的典故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避免过度沉溺于悲伤之中。
“绿酒黄橙,银筝翠袖,偷送初成目”,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上的美食佳酿、音乐与美女,营造出一种奢华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朦胧别后,知他何处金屋”,最后以离别后的思念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美好回忆的留恋,整个作品在情感上由欢聚转向离别的哀愁,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
综上所述,《念奴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宴会上的欢乐与离愁,以及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
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
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
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
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
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滔滔未有艾,??安所从。
我行闻怪事,窃叹徒伤恫。
谁操黜陟柄,幸为惩顽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