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前韵二首·其二》
《再用前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不假焦仙把酒喷,须臾澍雨若翻盆。

官应可了劭农事,天岂终悭及物恩。

无复绝粮忧鲁叟,何须进食念王孙。

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

(0)
注释
不假:无需借助。
焦仙:传说中的仙人。
把酒:洒酒祈雨。
澍雨:大雨。
官应可了:官员应当抓紧。
劭农事:处理农事。
悭:吝啬。
及物恩:赐予万物的恩惠。
绝粮:缺粮。
鲁叟:指鲁国的老人。
进食:进献食物。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撩得:引起。
秋声:秋风的声音。
老客他乡:异乡的游子。
断魂:心神不定,情绪低落。
翻译
无需借助焦仙的法术洒酒祈雨,顷刻间大雨如盆倾泻而下。
官员应当抓紧时间处理农事,上天不会吝啬赐予万物恩惠。
不再有鲁国老人缺粮的忧虑,也不必为远方的公子进献食物。
只担心这秋风吹动,让异乡的游子心生凄凉,勾起离魂断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以及这场雨水对农事的滋润。"不假焦仙把酒喷",以神话中的焦仙比喻大自然突然间倾盆而下之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雨势之猛烈。"须臾澍雨若翻盆"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觉,时间短暂却雨水丰沛,如同天上的盆被翻倒一般。

"官应可了劭农事"表明这场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它如同官方的命令一样,对农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接下来的"天岂终悭及物恩"则表达了一种信任,认为自然界不会吝啬它的恩赐。

"无复绝粮忧鲁叟"和"何须进食念王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的鲁叟(即孔子弟子)不因缺乏粮食而忧愁,以及不需要像王孙那样费心于饮食之事,来表达诗人对于当前农事无忧的满足。

最后两句"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则转换了情境,从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秋天的风声似乎唤起了一种游子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身为异乡老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愈发深重,如同魂魄随之断裂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可叹

双屧千金百万钗,也须天与画眉才。

能知细腻风光处,恰羡顽痴福分来。

浴态岂宜燃烛看,笑颜宁为裂缯开。

荆王梦境模糊甚,却著词臣仔细裁。

(0)

悲遣十三章·其八

悼亡非为爱缘牵,俨敬如宾近十年。

疏阔较多欢洽少,倍添今日泪绵绵。

(0)

寒悰·其一

残日东风雪半庭,薄寒轻醉几时醒。

连宵烛下闻裁胜,何处花前遇踏青。

染袖不拼香漫灭,移灯长忆影娉婷。

愁心只有吴歈觉,更向玲珑仔细听。

(0)

寄怀韬仲秣陵并促归骑·其二

金堂不似桂堂深,十二轩窗黛色临。

燕绕杏梁淹宿雨,蝶穿花榭澹朝阴。

檀槽急语他年恨,蜡烛娇啼此夜心。

寄语游缰归及早,东风催绿渐成林。

(0)

摸鱼子·其三索徐翰友九节紫箫

是琅玕、参差十管,斸云嶰谷裁取。

玲珑紫玉悬珠幕,囊锦谁能轻与。曾见许。

记小阁、春灯协律调中吕。帘衣月午。

有瑟瑟天风,层台百尺,吹引凤凰去。

折杨柳,一曲移宫换羽。声声细入丝缕。

九灵昨夜瑶窗听,销却人间凄楚。留此住。

得几度、摩挲翠袖笼寒处。商量往路。

向明月桥边,琼花开后,重谱竹西句。

(0)

阮郎归.楚南客楼晚眺

楼边秋淡水云空。遥山青数重。隔江鸦队趁斜风。

一声何处钟。伤极目,怕支筇。三湘多落枫。

残阳正射酒旗东。离亭长短红。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