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焦仙把酒喷,须臾澍雨若翻盆。
官应可了劭农事,天岂终悭及物恩。
无复绝粮忧鲁叟,何须进食念王孙。
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
不假焦仙把酒喷,须臾澍雨若翻盆。
官应可了劭农事,天岂终悭及物恩。
无复绝粮忧鲁叟,何须进食念王孙。
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
此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以及这场雨水对农事的滋润。"不假焦仙把酒喷",以神话中的焦仙比喻大自然突然间倾盆而下之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雨势之猛烈。"须臾澍雨若翻盆"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觉,时间短暂却雨水丰沛,如同天上的盆被翻倒一般。
"官应可了劭农事"表明这场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它如同官方的命令一样,对农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接下来的"天岂终悭及物恩"则表达了一种信任,认为自然界不会吝啬它的恩赐。
"无复绝粮忧鲁叟"和"何须进食念王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的鲁叟(即孔子弟子)不因缺乏粮食而忧愁,以及不需要像王孙那样费心于饮食之事,来表达诗人对于当前农事无忧的满足。
最后两句"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则转换了情境,从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秋天的风声似乎唤起了一种游子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身为异乡老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愈发深重,如同魂魄随之断裂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是琅玕、参差十管,斸云嶰谷裁取。
玲珑紫玉悬珠幕,囊锦谁能轻与。曾见许。
记小阁、春灯协律调中吕。帘衣月午。
有瑟瑟天风,层台百尺,吹引凤凰去。
折杨柳,一曲移宫换羽。声声细入丝缕。
九灵昨夜瑶窗听,销却人间凄楚。留此住。
得几度、摩挲翠袖笼寒处。商量往路。
向明月桥边,琼花开后,重谱竹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