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辟社桂山阳,林木阴森磴道长。
几片白云閒出岫,一泓秋水漫流觞。
清虚不异神仙地,幽旷真成翰墨场。
更有词人吟兴罢,石床高枕傲羲皇。
何年辟社桂山阳,林木阴森磴道长。
几片白云閒出岫,一泓秋水漫流觞。
清虚不异神仙地,幽旷真成翰墨场。
更有词人吟兴罢,石床高枕傲羲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山林图景。诗人黎崇勚以“何年辟社桂山阳”开篇,巧妙地将时间与地点融合,引出对山中聚会的回忆。接着,“林木阴森磴道长”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山间小径的幽静与蜿蜒,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几片白云闲出岫,一泓秋水漫流觞”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以云的悠闲与水的流动,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云的自由自在,水的潺潺流淌,都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里的“觞”字,既指酒杯,也暗含了诗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畅饮、赋诗的情景。
“清虚不异神仙地,幽旷真成翰墨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受。诗人将此处比作神仙居住之地,不仅因为其环境清幽,更因其能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成为书写诗文的绝佳场所。这里的“翰墨场”,既指书写诗文的场所,也暗含了文人雅士在此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氛围。
最后,“更有词人吟兴罢,石床高枕傲羲皇”两句,以词人结束吟咏、悠然自得地躺在石床上,傲视古代帝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人雅趣的生动展现,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怅风流、玲珑在否,顿增无限凄切。
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云穿石裂。
叹罗绮灰飞,管弦尘涴,谁谱旧歌阕。
江南岸,有约扁舟同挈。十年旧事空说。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肠寸结。
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青枝骤折。
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
酿琼浆渐熟似潮来,惊心岁将归。
算安排春瓮,玉缸轻擘,几剩余晖。
死便道旁埋我,此语未全非。
了却一年事,烂醉忘机。
记取最难抛汝,是猛风猎猎,朔雪霏霏。
人到中年后,乐事料应稀。
压糟丘、珍珠碎滴,愿床头、满贮莫相违。
何须虑,赏花天气,典尽春衣。
梁间双燕呢喃,翩然争逐飞花坠。
朱颜应惜,又随春减,暗添愁思。
斗草偏慵,熏香都堕,镜奁长闭。
任韶光妍媚,浑如中酒,欹珊枕,眠难起。
听罢三声杜宇,倩谁将、断魂重缀。
屈指今番,回头往事,越教心碎。
翠幕低垂,悄无人影,沈沈似水。
拌灯昏月落,安排绡帕,揾凄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