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女弟世所无,弹筝自命为茝奴。
重泉犹作人间曲,摧藏掩抑声嗟吁。
当时旧事心犹省,长秋一曲红窗影。
梦里曾陪元舍人,银筝凄苦人清冷。清冷。虚无境。
手拨银筝心自省。长秋一曲红窗影。
弦里分明悲哽。泉台不少人间景。后苑君王巡幸。
崔家女弟世所无,弹筝自命为茝奴。
重泉犹作人间曲,摧藏掩抑声嗟吁。
当时旧事心犹省,长秋一曲红窗影。
梦里曾陪元舍人,银筝凄苦人清冷。清冷。虚无境。
手拨银筝心自省。长秋一曲红窗影。
弦里分明悲哽。泉台不少人间景。后苑君王巡幸。
这首《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三)茝奴》由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通过崔家女弟“茝奴”的形象,描绘了一位在地府仍弹奏人间乐曲的女子形象,充满了哀怨与深情。
开篇以“崔家女弟世所无”起笔,强调茝奴的独特与非凡,她不仅技艺超群,更以其名字“茝奴”自命,暗示其身份与才情非同寻常。接着,“重泉犹作人间曲,摧藏掩抑声嗟吁”,描述了她在地府仍弹奏着人间的乐曲,情感深沉,声音中满是压抑与叹息,表现了她对生前世界的留恋与不舍。
“当时旧事心犹省,长秋一曲红窗影”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茝奴内心的回忆与怀念,她虽身处地府,但对过去生活的点滴记忆犹新,尤其是那在红窗下弹奏的一曲,仿佛仍在眼前,充满了温馨与哀愁。
“梦里曾陪元舍人,银筝凄苦人清冷”则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茝奴与元舍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她弹奏时的凄凉与孤寂,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清冷。虚无境。手拨银筝心自省”,这一段通过环境与动作的描写,强化了茝奴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反思,她独自在虚无的境界中,通过弹奏银筝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长秋一曲红窗影。弦里分明悲哽。泉台不少人间景。后苑君王巡幸。”最后四句,将主题升华,强调了地府虽与人间相隔,但仍有相似的景象与情感,如同后苑君王的巡幸,既是对人间生活的追忆,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陈维崧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以及对于生命、爱情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煜煜双纯钩,磨者益其锋。
谡谡孤松树,耻为霜霰容。
良骥疲太行,骧首思腾冲。
万翮摩广原,畴能韬劲弓。
之子负宏奇,郁为盖代雄。
闽山有馀荫,粤海无惊风。
惜哉世路晚,刺促难为工。
君子任其劳,小人代其庸。
天顾犹未宁,毋为悲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