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窣地万千丝。金堤碧桃花吐荑。
攀条折花将遗谁。将遗谁,心自了。人耳多,黄耳少。
杨柳窣地万千丝。金堤碧桃花吐荑。
攀条折花将遗谁。将遗谁,心自了。人耳多,黄耳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以杨柳和桃花为背景。"杨柳窣地万千丝"形象地写出柳树柔长的枝条轻轻拂过地面,如同千万根丝线般细腻。"金堤碧桃花吐荑"则描绘了桃花盛开在金色堤岸上,娇艳欲滴,生机盎然。
诗人接下来的情感转向内心,"攀条折花将遗谁"表达了对折花赠予的对象的思索,但又自知无人能解其心意,"将遗谁,心自了"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最后两句"人耳多,黄耳少"以对比的方式,暗示人世间纷扰众多,而能真正倾听自己心声的知己却寥寥无几,更显出诗人的寂寥与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明代文人王世贞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寄托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