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仙只住西湖上,靖节终身栗里中。
千古修名垂宇宙,何曾南北与西东。
逋仙只住西湖上,靖节终身栗里中。
千古修名垂宇宙,何曾南北与西东。
此诗《读靖节和靖诗偶成寄仲退》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通过对陶渊明(靖节)与林逋(逋仙)两位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逋仙只住西湖上”,以“逋仙”指代林逋,点明了林逋隐居于西湖之上的生活状态,西湖的美景与林逋的高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靖节终身栗里中”,转而提及陶渊明,他的一生都在栗里度过,栗里是陶渊明的故乡,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象征着陶渊明心灵的归宿,以及他追求的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千古修名垂宇宙”,是对两位隐士千古留名的赞誉,他们的名字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宇宙间流传,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传颂的对象,体现了他们高尚人格与文学成就的永恒价值。
最后,“何曾南北与西东”,强调了两位隐士无论身处何方,其精神与影响都是跨越地域的,他们的思想与作品如同清风一般,不受时空限制地传播开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隐士的生活与成就,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高尚品格与深远影响的敬佩之情。
雪柳梢头闹玉梅,万家灯火月楼台。
校雠幸不开天上,省得扶藜太乙来。
携孥犹胜旅,在道不如家。
素已中秋月,徒然九日花。
厚颜今事左,短气始谋差。
酒戒难为破,浇胸且瀹茶。
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
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
所禀具纯德,未尝柔正颜。
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
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列郡方驰恋,征舻已莫攀。
风霜十月始,铙鼓一川间。
骤夺孤生庇,瞻言感涕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