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云蔽南山,远见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与云雨隔。
西风来如奔,零乱云物拆。
驱除信果决,霶霈绝馀滴。
收雷如归师,蹄辙度南碛。
群峰涌地出,掀荡无留碧。
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
钟鸣高阁晚,野迥见归翼。
还家晚川静,秋月未生魄。
聊资览物态,应用慰行役。
重云蔽南山,远见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与云雨隔。
西风来如奔,零乱云物拆。
驱除信果决,霶霈绝馀滴。
收雷如归师,蹄辙度南碛。
群峰涌地出,掀荡无留碧。
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
钟鸣高阁晚,野迥见归翼。
还家晚川静,秋月未生魄。
聊资览物态,应用慰行役。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山间的风雨交加,以及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变迁。开篇“重云蔽南山,远见山雨白”,诗人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云雾弥漫的南山与远处的山雨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
接下来的“我行山之北,便与云雨隔”则显示了诗人与这场风雨之间的亲密接触,同时也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西风如奔马般来临,“零乱云物拆”,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荡变化,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澎湃。
“驱除信果决,霶霈绝馀滴”一句,表明风雨来临时那种无所畏惧、坚定果敢的情绪。而“收雷如归师,蹄辙度南碛”的描写,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与顺应之情。
“群峰涌地出,掀荡无留碧”中,群峰的突现和山谷间激流的冲刷,无不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诗人在这场面前,感受到了生命与宇宙之间的联系。
“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夜幕降临之际,诗人寻找了一处安身之所——三乡寺,而那西下的晚霞映照在寺院的东墙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壮观的景致。
“钟鸣高阁晚,野迥见归翼”则是诗人夜宿寺中,对远处传来的钟声和夜色中的翅影产生了共鸣。这里既有对宗教信仰的敬畏,也有对于归途的期待与向往。
“还家晚川静,秋月未生魄”表达了诗人归家之时,那静谧的河川和尚未完全显现的秋月共同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氛围。而最后“聊资览物态,应用慰行役”,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所见所感的一种总结与自我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雨交加时的大自然景象,更通过诗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流转,展现了一场精神与自然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