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日永蚕收簇,风高麦上场。

朝来藉田令,菰黍献时芳。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事和时令之美的诗,通过对日常景象的细腻描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赞赏。首句“日永蚕收簇”,写的是蚕豆成熟时节,阳光普照,蚕豆挂在枝头像簇簇的珠玉一般,显示出大自然赋予生命力的丰姿。

接下来的“风高麦上场”则描绘了麦子成熟后飘摇在风中的景象,麦浪翻涌,金黄色的麦粒随风舞动,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风高”不仅指气候,也隐喻着农事的繁忙与紧迫。

第三句“朝来藉田令”,诗人在清晨时分前往田野,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暖,这里的“藉田令”可理解为一种命令或呼唤,表明农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将进行收成。

最后一句“菰黍献时芳”,则是说到农作物呈现出最美好的状态,诗人用“菰黍”来象征各种谷类作物,而“献时芳”表达了这些成熟的谷物散发出的迷人的香气和色泽,以及它们在这个季节中的珍贵与独特。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景象的生动描绘,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赞颂,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农业生产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行路难·其二十七

连朝水长过山腰,村市填波波怒号。

估客一时牵缆去,榜人呼我共撑篙。

(0)

恭读理斋常太翁老先生殉节录·其二

漫道心伤昔岭边,苍穹端底慰英贤。

忠魂已著花溪岸,义像常留武庙前。

爵锡簪缨垂百代,名彰彝鼎列千年。

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

(0)

观村民舞灯·其二

巴童竹马唱巴歌,到处逢迎倩一过。

毕竟习俗缘好事,丰登原在粪田多。

(0)

方牧园见示初燕小照索题即用其韵

杏花好梦入春眠,锦帐仍逢第一仙。

不比荒唐巫峡雨,真成窈窕散花天。

殷勤燕子通诚后,绸缪桃根晚渡前。

不是三生情种重,那能消受翠华钿。

(0)

金银珠谣

活银病金死珠子。

(0)

馆娃宫

白昼娃宫宴未旋,东风吹下越来船。

捧心方妒三千女,尝胆谁知二十年。

花暗屧廊蜂蝶困,草深香径鹿麋眠。

凭栏一段伤心事,都在西山夕照边。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