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蒲池畔浑蛮语,明月楼中搅客眠。
东海剧谭当此夜,华林一问几经年。
鸟言雪后人应老,铃杵风吹话自悬。
况是含灵苦饶舌,不应聋聩付茫然。
绿蒲池畔浑蛮语,明月楼中搅客眠。
东海剧谭当此夜,华林一问几经年。
鸟言雪后人应老,铃杵风吹话自悬。
况是含灵苦饶舌,不应聋聩付茫然。
这首诗《蛙声(其一)》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蛙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绿蒲池畔浑蛮语,明月楼中搅客眠”以“绿蒲池畔”的蛙鸣和“明月楼中”的人声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喧嚣,蛙声仿佛在池边与月光下的楼宇间交织,搅动着客人的梦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扰动的氛围。
颔联“东海剧谭当此夜,华林一问几经年”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巧妙结合,通过“东海剧谭”与“华林一问”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故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
颈联“鸟言雪后人应老,铃杵风吹话自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鸟言雪后”与“铃杵风吹”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更迭与生命的流逝,同时“话自悬”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思考,引人深思。
尾联“况是含灵苦饶舌,不应聋聩付茫然”以“含灵苦饶舌”表达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的关怀与思考,同时也反思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与生命时的无知与迷茫,呼吁人们不应忽视内心的声音,而应倾听并理解自然与生命的语言。
整首诗通过对蛙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飘飘关辅客,逸气薄云霄。
承学有源委,持论生风飙。
束发侍玉阶,香名满天朝。
射策不一中,雄文深自韬。
嘉遁思居洛,歌诗祇和陶。
生涯足文史,踪迹混渔樵。
蹭蹬三十年,壮志殊未凋。
人称寇公后,遇鼎复能调。
才大时不容,坐使双鬓焦。
朅来汾上水,吾见秋虫号。
西风下木叶,天气正泬寥。
劝君一杯酒,能令百忧消。
开怀且痛饮,勿令乡关遥。
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
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
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
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
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
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
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蚕饥蚕饥,采叶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