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高,良夜静,两行绿鬓珠帘影。
双眸光射简编青,蜡花红过枝头杏。
墨光如漆颜如玉,如此豪奢差不俗。
十载听鸡萧寺中,名成合享风流福。
夺得鳌头付阿兄,钜笔如椽专史局。
按来新乐五音调,小宋名高宫禁熟。
剪烬清宵素手劳,焚膏彩袖扬清馥。
月初高,风弄竹,丹铅已看盈篇幅。
应与金莲一例传,千秋照耀双枝独。
玉堂高,良夜静,两行绿鬓珠帘影。
双眸光射简编青,蜡花红过枝头杏。
墨光如漆颜如玉,如此豪奢差不俗。
十载听鸡萧寺中,名成合享风流福。
夺得鳌头付阿兄,钜笔如椽专史局。
按来新乐五音调,小宋名高宫禁熟。
剪烬清宵素手劳,焚膏彩袖扬清馥。
月初高,风弄竹,丹铅已看盈篇幅。
应与金莲一例传,千秋照耀双枝独。
这首清代归懋仪的《丽竖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华美的夜晚场景。诗人以玉堂为背景,通过“两行绿鬓珠帘影”展现出主人公的雅致和贵气。主人公目光炯炯,专注阅读,蜡烛的光芒甚至胜过了枝头的杏花,显示出其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墨光如漆颜如玉”赞美了主人公的文采和气质,他十年寒窗苦读,在萧寺中闻鸡起舞,终得功成名就,享受风流之福。他的才华得以在史局中大放异彩,如同巨笔挥洒,成就非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月夜中写作的场景,烛光映照下,他的创作如新乐般和谐悦耳,连宫禁中的人都熟悉他的名声。他的勤奋和才情使得作品如剪烛花一般,香气四溢。最后,诗人以“应与金莲一例传,千秋照耀双枝独”收尾,寓意其作品将与金莲(古代女子才女的象征)一同流传后世,永载史册,独树一帜。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才情与生活,赞美了他的刻苦求学和卓越成就,展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
喜奉纶音至,遥瞻帝里归。
秋风辞省掖,海气拂朝衣。
参相深分阃,员郎夙赞机。
金汤身作固,蛮徼子来依。
欲遍群黎德,常勤四牡騑。
兵氓同鼓舞,草木悉光辉。
留句题丹荔,看花想紫薇。
雁从淮浦起,马傍越台飞。
未得承芝宇,应嗟锁棘闱。
送君霄汉上,綵凤逐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