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吉文费太守卷》
《题吉文费太守卷》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桁杨卧地庭无谒,禾黍连云里有歌。

召父著声先岂弟,阳城不扰是催科。

神游华盖红云岛,兴在文江白雪波。

试问三穷谁第一,莱芜转觉甑尘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联“桁杨卧地庭无谒,禾黍连云里有歌”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田野间的和谐与生机,桁杨横卧,禾黍连天,一片丰收的景象中,似乎还隐约传来农人的欢歌,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

颔联“召父著声先岂弟,阳城不扰是催科”则通过典故,赞美了地方官吏的德政。召父和阳城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他们以仁爱、公正著称,这里的“岂弟”和“不扰”都体现了官员对百姓的关怀与治理的清明,没有苛政扰民,而是以德服人,以善治国。

颈联“神游华盖红云岛,兴在文江白雪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官吏的品德与才华比作神仙般游历于红云岛屿,以及文人墨客在白雪覆盖的江河中寻找灵感。这里不仅赞扬了官员的高尚情操,也暗示了其文学造诣深厚,能够像诗人一样在精神世界中自由翱翔。

尾联“试问三穷谁第一,莱芜转觉甑尘多”则以一种幽默而含蓄的方式,探讨了人生中的困境与挑战。三穷通常指贫穷、疾病和死亡,这里以莱芜(古代地名)的甑(炊具)尘多来比喻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引人深思。全诗在赞美官员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之余,不应忽视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生活哲理的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一角,也传达了对理想官吏形象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梦归

独行东阪茅茨屋,回望西墙竹树坡。

愁杀曛黄归路远,兵残人少髑髅多。

(0)

荷亭

影浸苍凉月,香随澹荡风。

露华初汎汎,秋思莫匆匆。

(0)

日暮雪将作扫门待之·其二

夜静秋清月朗天,时时霜鹤唳芝田。

筑台正与仙人约,少驻人间五百年。

(0)

无题·其三

绿树阴中春雨过,乳鸦声里晓寒生。

纸衾木枕清如水,暗想山城又杀更。

(0)

仿古

雪花点破潘郎鬓,始得荷衣上钓蓑。

蚕经一眠再眠后,船历顺风逆风多。

云烟过眼竟何有,星斗在天终不磨。

著鞭古人乃吾事,长檠莫换短檠歌。

(0)

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其三

金沙与同架,并蒂更连柯。

红白虽相宜,品藻当如何。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