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鸣雁篇》
《鸣雁篇》全文
明 / 朱纯   形式: 古风

雍雍鸣雁,肃肃羽衣,翱翔下上鸣声偕。

避寒就暖向南国,云多水阔粳稻肥。

朝游沧江曲,夕止清镜湄。沙鸡野鹭,未许为匹仇。

不解传尺素,讵令充奠仪。漂泊野逸畴能羁。

嗟彼孔鸾,文彩陆离。俯仰雕笼,匪人则饥。

顾尔鸣雁,宁不惭羁縻。雍雍鸣雁,载鸣载飞。

天高海阔任所之。

长年不用忧罗网,成汤新政为尔施。

(0)
鉴赏

这首《鸣雁篇》由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描绘大雁的迁徙与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羁绊的思考。

首先,诗中以“雍雍鸣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雁群和谐飞翔的场景,展现了雁群的秩序与团结。“肃肃羽衣”则进一步强调了雁群的整齐与庄严。接着,“翱翔下上鸣声偕”描绘了雁群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鸣叫声和谐一致的画面,体现了雁群生活的自在与美好。

随后,诗人通过“避寒就暖向南国,云多水阔粳稻肥”这一句,巧妙地将雁群的迁徙行为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雁群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暗示了它们对温暖与食物的追求。接下来的“朝游沧江曲,夕止清镜湄”描绘了雁群在不同地点的日常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同时也体现了雁群生活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沙鸡野鹭,未许为匹仇”一句,诗人通过对比雁群与其他鸟类的关系,表达了雁群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接着,“不解传尺素,讵令充奠仪。漂泊野逸畴能羁”则通过雁群无法传递书信和充当祭品的无奈,以及它们在广阔天地间的自由漂泊,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

最后,“嗟彼孔鸾,文彩陆离。俯仰雕笼,匪人则饥”通过对比孔鸾(传说中的神鸟)与雁群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调了雁群在自然中的自由与幸福。而“顾尔鸣雁,宁不惭羁縻”则直接抒发了对雁群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束缚与羁绊的反思。

整首诗以雁群的迁徙与生活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和谐与冲突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朱纯
朝代:明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猜你喜欢

陈颀佥事挽诗

早岁贤科擢俊英,明时宪府佐澄清。

常持风裁民皆畏,独以宽平政自成。

万里趋朝淹客舍,几人含泣送铭旌。

孤儿扶柩南闽路,落月啼乌最怆情。

(0)

送胡士琏贵州按察使·其二

圣主恤民频有诏,远臣宣化岂无闻。

激扬自古关王政,表率于今仗使君。

淮水扬帆侵晓月,楚皋飞旆拂秋云。

独嗟二十年相好,复此匆匆惜袂分。

(0)

冬至早朝遇雪和胡学士韵

履长庆罢天颜悦,和气冲融散雪来。

为瑞正当鳷鹊观,飞花还过凤凰台。

彤墀飏彩龙旂动,玉几凝辉宝扇开。

共上君王千万寿,九成歌舞进琼杯。

(0)

关山月

关山月,皎洁如清霜。连营接幕夕流光。

流光犹得照故园,征人见月徒伤魂。

四时弦望如流去,可惜韶华暗中度。

深闺少年两别离,还如婵娟缺半规。

缺半规,三五来复圆,一身远戍何时旋?

(0)

赐游东苑诗九章·其五黛峰

苍乎凌波,如戴神鳌。节乎峻严,如瞻崧高。

上出氿泉,亦时出云。惟帝乐之,允契圣仁。

(0)

题荷花

鉴湖烟月不胜春,十里霓裳照水新。

汀鹭沙鸥俱未识,折芳应误浣溪人。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