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怀·其二》
《书怀·其二》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古风

百年胡为哉,万事聊复尔。

功名早有意,贫贱昔所耻。

岁月忽蹉跎,少壮何足恃。

身外非我有,毫发不可致。

惟有一寸心,俯仰要无愧。

归去来山中,高人未吾鄙。

(0)
翻译
为何要在百年间如此奔波劳碌,世间万事都随意应付罢了。
早年就对功名有所追求,贫穷低贱曾是我所羞耻的。
时光匆匆流逝,青春不再,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又能依赖多久。
身外之物并非我所有,一丝一毫都无法得到。
唯有内心的一片赤诚,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问心无愧。
我要回归山林,高尚的人并未轻视我。
注释
百年:一生。
胡为:为何。
聊复尔:随便应付。
功名:名声和地位。
贫贱:贫穷和低微。
昔:过去。
耻:羞耻。
蹉跎:虚度光阴。
少壮:年轻力壮。
毫发:极细微的事物。
致:得到。
一寸心:真心实意。
俯仰:指生活中的起落。
归去来:离开尘世回到。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鄙:轻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望的作品,名为《书怀(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感慨之作。

"百年胡为哉,万事聊复尔。功名早有意,贫贱昔所耻。" 这两句诗开篇即抒发了对世俗功名的渴望与个人现状之间的落差,表明作者对于功成名就有一定的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愿望都未能实现。

"岁月忽蹉跎,少壮何足恃。身外非我有,毫发不可致。" 这几句诗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力量的有限,以及对于物质财富与名利地位的无奈。作者感慨于年华易逝,而自己的青春又如何能作为依托。

"惟有一寸心,俯仰要无愧。归去来山中,高人未吾鄙。"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保留一份纯洁之心,希望在内心的世界里保持清白无辜,并决意离开尘世纷扰,隐居于山中,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超然脱俗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功名与物质追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抉择,及其对精神独立和高洁人格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谨次县大夫见属之韵

抚摩凋瘵为心切,摹写风烟著语亲。

只愿从今更无倦,清诗美政逐年新。

(0)

次沈侍郎游楞伽李氏山房韵·其二

天聪已许一言悟,年少悬知万卷开。

珍重当时读书处,低回空有后人来。

(0)

云谷二十六咏·其十六怀仙

西望多奇峰,北瞰独仙府。

欲致武夷君,石坛罗桂醑。

(0)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其二

山行前后有光辉,扑扑浮岚翠染衣。

直到仙洲奇绝处,昼寒亭下玉龙飞。

(0)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其一

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签满架垂。

更得南湖亲嘱付,归来端的有馀师。

(0)

次秀野杂诗韵.食梨

珍实浑疑露结成,香葩况是雪储精。

乍惊磊落堆盘出,旋剖轻盈照骨明。

卢橘谩劳誇夏熟,柘浆未许析朝酲。

啖馀更检桐君录,快果知非浪得名。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