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君子篇》
《三君子篇》全文
清 / 范当世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老氏结巨网,释迦悬利钩。

纷纷下人海,垂饵当乱流。

以彼溷中趣,兼之性命浮。

何患英雄人,不来流上头。

流头大鱼上,形瑰果如牛。

变化直飞去,二老胡不收。

乃知青云上,招手有孔丘。

借问孔夫子,何术招此俦。

彼无异端在,一语教人愁。

气尽即无我,长生言不雠。

轮回不可得,寂灭终耻羞。

盖棺万物尽,惟独斯文留。

沈雄乃不死,精力斯当勠。

此道一深入,机来难自由。

胸中沃至味,玉瓒盛黄流。

贪瞋怨恸怖,一一皆谬悠。

乃知师恩重,耸我出我幽。

与我一世间,福禄诸天侔。

假非玉书圣,不恐宁肇修。

万年弗可揭,一揭乾坤休。

老聃树桃李,独秀惟庄周。

此人澹无欲,永可泥涂龟。

一朝感鲲鹏,欲作逍遥游。

公然脱彼网,吾学同喜忧。

灵均亦在楚,孟子还居鄹。

当日三君子,朝朝阅九州。

(0)
鉴赏

这首诗《三君子篇》由清代诗人范当世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道德、智慧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老氏”(老子)和“释迦”(释迦牟尼)为象征,描绘了他们布设的“巨网”与“利钩”,比喻人生的诱惑与挑战。众生如同鱼儿,在“人海”中随波逐流,被各种欲望所牵引。诗中提到的“溷中趣”、“性命浮”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世俗中的挣扎与浮躁。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何患英雄人,不来流上头。”意指真正的英雄人物,即使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与挑战,也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大鱼跃出水面,其形态壮丽,如同牛一般。这不仅象征着英雄人物的非凡成就,也暗示了他们超越常人的智慧与勇气。

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变化直飞去,二老胡不收。”这里“二老”指的是老子与孔子,他们是否能够收服这些大鱼,即引导英雄人物回归正道?诗人似乎在探讨道德与智慧的力量,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坚守正确的价值观。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孔子的赞美,认为他拥有独特的智慧与方法,能够吸引并教导那些英雄人物。孔子的教导在于“气尽即无我,长生言不雠”,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上的永恒与超越物质的束缚。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轮回与寂灭的概念,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以及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智慧的崇敬之情,认为他的教诲如同永不消逝的光芒,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不断探索与成长。诗中提到的“沈雄乃不死,精力斯当勠”,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与精神力量是永恒的,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与描绘,展现了对人生、道德、智慧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作者介绍
范当世

范当世
朝代:清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句·其九

蟹遁迫众隙,鹤饥拳两阶。

(0)

句·其二十四

不是桂菊蟹,如何能好秋。

(0)

题碧落洞

翠窦连空跂可攀,飞仙时下五云端。

公车不暇频游此,今日才来可谓难。

(0)

野眺·其三

缓步沿溪曲,幽寻惬赏心。

散烟依瘦竹,开网活枯鲟。

短袖仍牵树,秋声半捣砧。

农谈喧隔岸,不畏世机深。

(0)

偶作

弹铗复尔尔,登楼向落曛。

烟深横白鹭,枫老宿彤云。

松牖寒威入,琳宫远磬闻。

自然能远俗,无复赋离群。

(0)

题可耕渔处

自得田园趣,临溪屋数椽。

最堪犁钓处,只在水云边。

细雨归庄犊,斜阳晒网船。

烹鲜供一饱,垂老正相便。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