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庵半掩门,竹外见前村。
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
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
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
孤庵半掩门,竹外见前村。
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
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
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情,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画。"孤庵半掩门"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独居于山林之中的情境,也寓含着一种内心的淡泊与超脱。随后的"竹外见前村"则是视觉上的延伸,让读者感受到那隐约中透出的生活气息。
接着的"地僻山容静,天阴日色昏"四字,更深化了这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这里的地僻、山容静构成了一种空间的寂寞,而天阴和日色的昏黯,则增添了时间上的沉重感。
在这样的氛围中,"风琴鸣木杪,水乐漱云根"则是对自然之声的一种描绘。风中的琴声与水的流淌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声音的细腻感受。
最后,"苍壁题诗处,淋漓醉墨痕"则是对诗人创作状态的一种抒写。这里的“题诗”不仅指的是文字上的书写,更蕴含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世界的投影。而"淋漓醉墨痕"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以及他与自然、艺术之间的深刻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超然态度,是一种高洁情操与深邃艺术感受的结合体现。
酌彼涧下水,弹此石上琴。
希声应弦起,幽幽孤凤吟。
曲中万里意,三叹无知音。
岂但无知音?
终恐无知心。
浮生失故业,穷岁无宁居。
朝行汧陇间,暮止沧海隅。
凄其风雨交,饥寒呆泥涂。
寥寥太古怀,目击谁与俱?
齐君不好瑟,嬴氏不爱儒。
举世媚同尘,出类为疏迂。
何如归去来?
且作耕田夫。
高楼古明月,孤坐感凉夜。
云胡远行客,不悟岁年迈。
风暖百草芳,露冷众木瘵。
天地岂无情?
物色有荣谢。
人生匪金石,焉得不朽坏?
寄语茹芝翁,细故奚蒂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