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鄂王墓》
《题鄂王墓》全文
宋 / 叶绍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wáng
sòng / shàowēng

wànzhīxīnzhīlǎotiānyīngxióngkānhènkānlián

gōnggènghuǎnānnéngshínián

níngchénkōngyǎnyuètángtángxiàngzàilíngyān

zǎozhīmái西xuéchīdiàochuán

注释
万古:千秋万代,形容时间长久。
知心:理解、共鸣。
堪恨:令人痛恨。
堪怜:值得怜悯。
须臾:片刻,极短的时间。
此虏:这些敌人。
漠漠:形容广袤无垠或尘土弥漫。
凌烟:古代宫殿中绘有功臣像的地方。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范蠡曾乘以逃遁,后泛指隐居生活。
钓船:钓鱼的小船,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千古以来,唯有苍天懂得人心,英雄既令人痛恨又令人同情。
如果能稍微延缓你的死亡,这些敌人怎能统治八十年。
漫漫黄沙中,你的英名如同静止的弯月,永垂不朽。
早知死后要葬于西湖边,我也会效仿范蠡泛舟湖上,享受宁静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叶绍翁在宋代创作的,名为《题鄂王墓》。从艺术构成上看,这是一首哀悼古英雄、反思历史的挽歌。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英年早逝的无限感慨和悲凉之情。"万古"指的是悠久的历史长河,而"知心"则暗示着时间流转中少有能够理解英雄内心世界的人。"老天"象征着不变的自然法则与岁月的无情流逝,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抒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英年早逝的无奈以及时间带给人们的不平等待遇。这里的"此虏"指的是鄂王墓中的人,"安能"表达了一种对长寿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在现实面前显得尤为奢侈。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这两句描绘了鄂王墓地荒凉、月光下的景象,以及英雄遗像被时光湮没的场景。"漠漠"形容的是大气层中的尘埃,"凝尘"则暗示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偃月"强调了墓地的孤寂与静谧。而"堂堂遗像在凌烟"则是对英雄不朽事迹的一种象征性表达,尽管实体已被烟雾缭绕,但精神永存。

最后两句"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最终归宿的预见,以及对他们智慧和勇气的赞美。这里的"早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英雄生前便知自己的结局;"埋骨西湖路"则是具体的地理描写,强调了鄂王墓地之偏远与寂静。而"学取鸱夷理钓船"中的"鸱夷"是一种古代的渔夫,以其智慧和勇敢著称,诗人通过这种隐喻表达了对英雄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沉、苍凉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生死与时光无情流逝的一种哀思,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英烈之士不朽精神的崇敬。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朝代:宋   字:嗣宗   号:靖逸   籍贯:处州龙泉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猜你喜欢

石佛道间见梅二绝句·其二

惨澹汀沙集暝烟,林间飞下羽衣仙。

与君夙昔同心事,可与悲丝白作玄。

(0)

文耀阁·其一

中天台畔敞东轩,沧海桑田且勿论。

欲问飞仙参要诀,晨兴来就日华吞。

(0)

华阳洞辞·其三

仙子去,眇云程,天风杳杳佩环清。

回望九州烟雾白,千山月落影纵横。

(0)

句·其四

潮回画楫三千只,春满红楼十万家。

(0)

句·其三

梦寐常思山水国,登临今到凤凰池。

(0)

眼儿媚.闺思

花近清明晚风寒。锦幄兽香残。

醺醺醉里,匆匆相见,重听哀弹。

春情入指莺声碎,危柱不胜弦。

十分得意,一场轻梦,淡月阑干。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