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此诗描绘了夜晚灯前双蛾翩翩起舞的景象,通过蛾儿对光明的执着,反衬出人世间对生命的渴望与无常。诗中“厌生何太切”表达了蛾儿对火焰的迷恋,尽管这份热爱可能导致其毁灭;而“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最后两句,“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借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光明与黑暗之间关系的一种超脱态度,似乎在说,如果世间能将光明覆盖,那么也许生命的消逝就不会显得那么无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灯蛾生存境况的描摹,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毁灭与永恒等哲学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运用了鲜明对比和想象力丰富的手法,使诗句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抒情色彩。
谁作父母官,忍为赤子疟。
谁无父母心,肯欺赤子弱。
赤子而盗贼,父母乐不乐?
盗贼而赤子,父母怍不怍?
自称曰南游,其名雅而谑。
赤子有父母,岂谓他人若。
投书告乡绅,书中苦相托。
上言迫饥寒,何以免沟壑。
下言不得已,号呼向城郭。
厚禄拥库仓,聚敛富囊橐。
只乞得济施,非敢肆剽掠。
不知赤子求,可能父母诺。
我思古仁人,保赤得所各。
恩不在煦妪,政必先省薄。
斯民有天良,忠信修罔觉。
惟不知孝弟,犯上乱斯作。
苟能化其心,制梃亦踊跃。
试招赤子来,转听父母约。
萑苻虽外起,众志犹可却。
古今无异情,斯言勿忽略。
哀哉是蚩蚩,畴其求民瘼。
《读罗念庵先生《南游赤子谣》,用原韵效其体》【清·刘绎】谁作父母官,忍为赤子疟。谁无父母心,肯欺赤子弱。赤子而盗贼,父母乐不乐?盗贼而赤子,父母怍不怍?自称曰南游,其名雅而谑。赤子有父母,岂谓他人若。投书告乡绅,书中苦相托。上言迫饥寒,何以免沟壑。下言不得已,号呼向城郭。厚禄拥库仓,聚敛富囊橐。只乞得济施,非敢肆剽掠。不知赤子求,可能父母诺。我思古仁人,保赤得所各。恩不在煦妪,政必先省薄。斯民有天良,忠信修罔觉。惟不知孝弟,犯上乱斯作。苟能化其心,制梃亦踊跃。试招赤子来,转听父母约。萑苻虽外起,众志犹可却。古今无异情,斯言勿忽略。哀哉是蚩蚩,畴其求民瘼。
https://shici.929r.com/shici/be97W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