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尔临风一怆神,与谁同赏洛阳春。
千金曾学屠龙技,五上犹为点额鳞。
结绶远怜青琐客,书空长念白头亲。
会稽邑子应相荐,莫厌穷途久负薪。
为尔临风一怆神,与谁同赏洛阳春。
千金曾学屠龙技,五上犹为点额鳞。
结绶远怜青琐客,书空长念白头亲。
会稽邑子应相荐,莫厌穷途久负薪。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表达了对朋友朱从龙落榜的同情和安慰之情。首句“为尔临风一怆神”直接抒发了对友人失意的感伤,诗人站在风中为他的不幸而心生悲凉。次句“与谁同赏洛阳春”暗示了洛阳春天的美好,反衬出友人当下无人共赏的孤独。
“千金曾学屠龙技,五上犹为点额鳞”通过比喻,赞美朱从龙过去的才华和努力,即使多次科举未中,也如同屠龙之技未能施展,但仍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点额鳞"可能指科举考试中的落榜标记。
“结绶远怜青琐客,书空长念白头亲”表达了诗人对朱从龙的深切关怀,希望他能像青琐客(宫廷官员)那样终有出头之日,同时怀念远方的亲人,寄托了对家庭的思念。
最后两句“会稽邑子应相荐,莫厌穷途久负薪”,诗人鼓励朱从龙相信家乡的人会推荐他,不要因为暂时的困境而气馁,暗示着未来的希望和坚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富有激励的赠诗,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积极的人生观。
妖蛮窃弄荒山里,廉城西畔风尘起。
提兵将校岂无人,一夕弗严成偾事。
犬羊突入纵抢攘,男妇奔走何仓皇。
城头迎刃势破竹,驱逐执掠纷成行。
陈公夫妇头双白,老袖龙钟遭险厄。
赎金不至命须臾,义气横膺无惧色。
伉俪相看但泪垂,宁死不愿生分离。
飞魂暗结千里恨,惟有青天白日知。
鹤塘之坡揭华表,双义名高死非夭。
同时罹患半乡人,死者何多闻者少。
君不见古来寿域高倚天,金汤不用土木捐。
民无兵死恒晏然,安得此域如当年。
一九还二九,相逢不出手。
多谢意中人,寄书方外友。
日暮无好怀,抚景惭衰朽。
卧雪忽经春,东风起杨柳。
遥遥怀古欢,澹澹如玄酒。
名心即道心,无拒亦无受。
至道予所思,荣名君自有。
大业戒速成,保之为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