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

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

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

(0)
鉴赏

这首挽辞《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首句“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描绘了城南一片哀伤的景象,众多的冠盖(官员的标志)聚集,似乎在为某位重要人物举行哀悼仪式。然而,具体是谁,却未点明,留下悬念,引人遐想。

接着,“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逝者的身份和地位。吉卜郊,可能是指葬礼的地点或仪式;连浚,可能是地名,也有可能是与逝者相关的地名。恩封国号秦,则表明逝者被追赠为秦国的封号,显示了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和皇室的恩宠。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墓碑的感慨。桓碑,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墓碑,这里可能指逝者的墓碑。空复古,意味着墓碑上所刻的内容或许只是对过去的追忆,而逝者已无法再感受到现实的变迁。蒿里,古代指墓地,这里用来形容逝者所在之地。不知春,暗示逝者已无法亲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享受生命的惋惜之情。

最后,“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其在朝廷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期待。居庐念,古代丧礼中的一种习俗,指守丧期间住在庐舍中,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朝廷伫弼臣,意味着朝廷期待逝者在生前曾担任的重要角色能够得到继承,希望有能担当重任的人出现,继续为国家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逝者身份、地位、墓地、墓碑以及对朝廷影响的描述,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元宵三首·其一

天上今宵月色多,人间到处有笙歌。

宝灯灿烂成银树,星斗分明落绛河。

万岁山前仙掌动,百花香里辇尘过。

教坊音乐应无数,独有清平调是和。

(0)

乐渔为李汝璧乃翁赋

百尺清流绕碧岑,黄塘遗老兴何深。

棹歌声落红莲渚,蓬屋诗成古柳阴。

剖粒自当轻万户,一丝终不换千金。

骑鲸本是公家事,莫道渔翁秪姓任。

(0)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

十年高卧玉堂寒,今日方辞苜蓿盘。

冠似惠文非法吏,职居廉访却儒官。

芙蓉江上迎旌节,鹰隼秋深振羽翰。

便道过家无百里,重闱尤喜问平安。

(0)

送徐子仁

两袖披披兴浩然,儿童多识是髯仙。

搜奇二酉云生履,览胜三江月满船。

无处不为诗债苦,有时还向酒家眠。

到头怀土心难遣,此日登楼忆仲宣。

(0)

砚瓦墩为周仲鸣作

孰移龙尾晋陵来,风卷波涛翠作堆。

高树恍疑为象管,薄云遥认作松煤。

春泉不洗千年垢,秋藓常封数尺台。

形胜眼前人未识,久藏榛莽待君开。

(0)

待曙楼次西涯韵为俞黄门作

楼头清旭敛轻霏,楼下还看过客稀。

秉笏有人思待旦,高居无地比凝晖。

啼乌??声将歇,彩凤翩翩势欲飞。

今日皂囊无别事,万言意只在宵衣。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