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之洞联》
《挽张之洞联》全文
清 / 熊希龄   形式: 对联

力保东南,使山河如故、领土完全,遗爱千秋应铸象;

策安宗庙,正匕鬯不惊、强邻静息,孤忠一恸竟从龙。

(0)
鉴赏

此挽联颂扬张之洞之功绩与忠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敬意。上联“力保东南,使山河如故、领土完全”赞其在东南地区的卓越贡献,确保了国家疆域的稳固与完整。“遗爱千秋应铸象”,则表达了后人对其德政的怀念与敬仰,希望将其形象永存于世。

下联“策安宗庙,正匕鬯不惊、强邻静息”进一步描绘张之洞在维护国家尊严与稳定方面的努力,他以智慧与策略安抚了宗庙,使得祭祀仪式得以顺利进行,同时震慑了周边强邻,维护了国家安宁。最后,“孤忠一恸竟从龙”则以悲壮的笔触,赞扬其至死不渝的忠诚,即使面对生命的终结,仍心系国家,最终追随君王而去,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无私的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高度评价了张之洞的历史功绩和人格魅力,也体现了对忠诚与国家利益至上的深刻理解,是对其一生事迹的深情缅怀与高度肯定。

作者介绍

熊希龄
朝代:清

熊希龄(1870.7.23—1937.12.25),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祖籍江西丰城石滩。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慈善家,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起,熊希龄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希龄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猜你喜欢

迎秋八首·其五

青山秋缓缓,白发鬓匆匆。

赋笔期霜雁,琴心款夜桐。

藕丝侵水碧,鱼眼泣波红。

莲唱歌年少,江南一梦中。

(0)

晦日二首·其一

春色去堂堂,清和损岁芳。

夕烟青带远,晴树绿浮光。

秋稻江乡雨,琅玕竹径香。

定情裁古怨,迟晚意偏长。

(0)

再哭季林兼追悼小勇匡社旧游

古寺青溪路,东窗隔一峰。

缘花忘柳径,驱酒试蘋风。

墨冷袜材客,巾残垫角雄。

馀生悲梦赋,不与勒新宫。

(0)

晨发端州与同乡人别

海甸见新草,故园入春心。

天涯共萋萋,谁能辨浅深。

寒潮落沙影,晓塔郁曾阴。

日南绝征雁,桂水孤归禽。

遥分前渚泪,共湿故人襟。

(0)

题云庄耕隐图

乱云深处水回环,南亩无多屋数间。

晓起一犁春雨足,夕阳牛角挂书还。

(0)

题杨士贤山水二首·其二雪林行旅

积雪寒凝昼不消,璚林琪树耸孤标。

寄言逆旅休辞倦,西崦人家路尚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