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弹指处草虽荒,尚有三过旧草堂。
一去禅心留夜月,千年诗碣在斜阳。
孤园日静吟桑扈,野径花深立麝香。
乡曲故应论不尽,履綦犹剩石苔苍。
昔弹指处草虽荒,尚有三过旧草堂。
一去禅心留夜月,千年诗碣在斜阳。
孤园日静吟桑扈,野径花深立麝香。
乡曲故应论不尽,履綦犹剩石苔苍。
这首诗描绘了对东坡先生三次拜访文长老居所的追忆与感慨。首联“昔弹指处草虽荒,尚有三过旧草堂”以“弹指”形容时间之短,虽草堂已荒芜,但三次拜访的痕迹犹存,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颔联“一去禅心留夜月,千年诗碣在斜阳”则通过“禅心”和“夜月”、“诗碣”与“斜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颈联“孤园日静吟桑扈,野径花深立麝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孤园”、“日静”、“吟桑扈”、“野径”、“花深”、“立麝香”等意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尾联“乡曲故应论不尽,履綦犹剩石苔苍”则以“乡曲”和“履綦”(足迹)为线索,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以及对历史痕迹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