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秋夜携姬人稚子借宿椒峰东园追忆与白生让木叔氏虞掌读书此閒已十七年矣今二子已亡而余重复经此不胜今昔之感词以怆旧》
《念奴娇.秋夜携姬人稚子借宿椒峰东园追忆与白生让木叔氏虞掌读书此閒已十七年矣今二子已亡而余重复经此不胜今昔之感词以怆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枯荷败柳,恰书郎再过,画楼全圮。

十七年前蕉鹿梦,斜倚风廊重记。

白傅高人,竹林贤阮,诙笑饶名理。

飞觞觅句,琅玕刻尽空翠。

今日击筑筵空,绝缨会散,人去多年矣。

我作驴鸣黄叶下,沈痛忽焉尽致。

绣褓童乌,云蓝小妾,匿笑屏风地。

痴儿騃女,那能了乃公事。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回忆的画面。词人陈维崧在秋夜中携姬人和稚子借宿于椒峰东园,追忆起十七年前与友人白生让木叔氏虞掌一同读书的日子。那时的欢声笑语、共饮美酒、寻觅佳句、竹林中的闲谈,都充满了智慧与趣味。然而,时光荏苒,如今宴席空空,昔日的聚会已成过往,友人离世,岁月无情。

词中运用了“枯荷败柳”、“白傅高人”、“竹林贤阮”等意象,不仅渲染了秋夜的萧瑟氛围,也暗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特别是“我作驴鸣黄叶下”,以驴鸣自比,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同时,“绣褓童乌,云蓝小妾,匿笑屏风地”则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甜蜜,与前文形成对比,更凸显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有对友情、亲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试后待榜题桂花期顾时亨次舜和韵·其一

花发年年自有时,往年空恨得花迟。

长安归路天香满,唤起黄筌写折枝。

(0)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其一

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

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

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

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

(0)

沿潞河直达淮浒岸柳蔚然

?珑翠玉芳阴茂,窈窕娙娥婉态多。

不是一行千万个,荒天寥落柰情何。

(0)

怀知诗·其二钱太常元抑

入室芝兰始见熏,也知孤陋合离群。

烟霄本自冥黄鹄,城市安能驻白云。

震泽晚山青历历,漕湖秋水碧沄沄。

相思只借中天月,会把清辉两地分。

(0)

予尝慕周人王业盖肇迹于公刘渐盛于古公而成功于文武今之凤翔寔古之成周也予入其境缅想遗风而高山景行意自不能已焉因诗以纪之

成周当日旧提封,王业艰难自古公。

太白终南山势迥,皋门冢土地形雄。

东来峣崅秦关险,西上舟车蜀道通。

满眼桑麻民俗厚,路人争说是豳风。

(0)

春词·其五

小院春深丽日迟,暖风吹动万年枝。

千红万紫雕阑外,坐看蜂衙报午时。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