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隐居者,当年费懿恭。
却辞金马直,归卧锡山峰。
两诏终不起,一瓢长自从。
儿孙尽登第,勿剪旧栽松。
欲识隐居者,当年费懿恭。
却辞金马直,归卧锡山峰。
两诏终不起,一瓢长自从。
儿孙尽登第,勿剪旧栽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平及其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欲识隐居者,当年费懿恭"表明了人们对于隐居者费懿恭的好奇和敬仰。"却辞金马直,归卧锡山峰"则展示了他拒绝了世俗的荣华富贵,选择返回自然界,隐居在锡山之巅。
"两诏终不起,一瓢长自从"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决心,他对朝廷的召唤置之不理,只专注于自己的修行与生活。"儿孙尽登第,勿剪旧栽松"则反映出他对于家族后代的期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不希望子孙破坏山林中的生态平衡。
整首诗通过隐居者的选择和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代和自然环境的关怀。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