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亩。
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
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
达生遗自适,良愿固无负。
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
岁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亩。
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
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
达生遗自适,良愿固无负。
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
岁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这首诗是皇甫冉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寄刘方平》。皇甫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在诗中表现出对山中隐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
"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静坐在家中回忆那些隐居在山中的朋友,他们或许正在忙碌于田间的劳作。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 这两句则描写了山中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烟霞交织,显示了一种与世隔绝、悠然自得的情怀。而“墟落今何有”则是对过去岁月的追问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 这两句分别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潘岳和陶渊明。潘岳因其《西江月·夜行》而闻名,而陶渊明则是因为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这两位都是古代文人中著名的隐逸之代表,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达生遗自适,良愿固无负。" 这两句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达生”意味着通达生命的真谛,而“遗自适”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诗人希望能够活出自己,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颍水和阳城都是地名,这里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能力。
"岁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岁末时分,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以及对于长时间的分别生活所带来的无法承受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切回忆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与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