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朝渡河冰,飞雪没马足。
季冬群象晦,天气廓平陆。
四望无行人,狐兔走且伏。
宿莽既以稀,安见林与屋。
俯仰以茫茫,远驾和所属。
行行仆夫啼,我马伤踯躅。
北地多苦寒,天道方杀戮。
所遇物尽残,谁不忧行役。
晨朝渡河冰,飞雪没马足。
季冬群象晦,天气廓平陆。
四望无行人,狐兔走且伏。
宿莽既以稀,安见林与屋。
俯仰以茫茫,远驾和所属。
行行仆夫啼,我马伤踯躅。
北地多苦寒,天道方杀戮。
所遇物尽残,谁不忧行役。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时节渡过青县河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肃杀与荒凉。
首句“晨朝渡河冰,飞雪没马足”,开篇即以清晨渡河、大雪覆盖地面的场景,营造出一片寒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季冬群象晦,天气廓平陆”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换与环境的空旷,群山在冬日的遮蔽下显得更加沉寂,天空与大地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景象。
“四望无行人,狐兔走且伏”一句,通过对比行走的动物与静止的人类,突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感。随后,“宿莽既以稀,安见林与屋”则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更为微观的视角,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环境的荒凉。
“俯仰以茫茫,远驾和所属”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与世隔绝、孤独前行的情绪。“行行仆夫啼,我马伤踯躅”则通过仆人与马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哀愁。
最后,“北地多苦寒,天道方杀戮。所遇物尽残,谁不忧行役”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感受,揭示了北方严酷的自然条件与生活的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旅途中所遭遇的一切的同情与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悲悯之情。
登山不到罗浮巅,举足万里真徒然。
瑶房璇室七十二,群真笙鹤长喧阗。
况支蓬莱一左股,金陵地肺遥相连。
风云雷雨出其下,上界漭沆涵澄鲜。
夜来星宿照分野,有若榆树垂金钱。
齐州九点尽可数,中原一缕摇轻烟。
就中飞云更奇绝,天门詄荡云联绵。
银河屈注倒在背,帝座豁落平当前。
神霄斧凿施不下,鸟道岂有藤萝牵。
何人筑亭在其下,循州太守今豪贤。
为亭命名曰子日,意象直探鸿蒙先。
世间万事起根本,黄钟子气无不全。
静为动本太极理,循环迭运非言诠。
阴阳旋转推昼夜,阳明玉烛光回天。
紫微垣中日杲杲,太阴螮蝀安能缠。
此山三更坐见日,高与泰岱齐比肩。
天鸡大叫海水动,海中涌出金盘圆。
羲和整辔升若木,神人枉用回秦鞭。
太守名亭复为记,二楼伐石为碑镌。
大书年月人某某,千秋万世名山传。
附书仙人海琼子,倡和共掣云霞笺。
平生济胜仗筋力,匡庐白岳随攀缘。
罗浮家山望咫尺,反似往昔游幽燕。
山灵待我谢招手,不久黄鹄来高鶱。
洞门借骑蝴蝶入,峰顶或就桂父眠。
烦君斸取茏葱七尺遗赠我,相酬先寄《飞龙篇》。
《惠州王紫诠太守筑罗浮子日亭落成作歌寄之》【清·梁佩兰】登山不到罗浮巅,举足万里真徒然。瑶房璇室七十二,群真笙鹤长喧阗。况支蓬莱一左股,金陵地肺遥相连。风云雷雨出其下,上界漭沆涵澄鲜。夜来星宿照分野,有若榆树垂金钱。齐州九点尽可数,中原一缕摇轻烟。就中飞云更奇绝,天门詄荡云联绵。银河屈注倒在背,帝座豁落平当前。神霄斧凿施不下,鸟道岂有藤萝牵。何人筑亭在其下,循州太守今豪贤。为亭命名曰子日,意象直探鸿蒙先。世间万事起根本,黄钟子气无不全。静为动本太极理,循环迭运非言诠。阴阳旋转推昼夜,阳明玉烛光回天。紫微垣中日杲杲,太阴螮蝀安能缠。此山三更坐见日,高与泰岱齐比肩。天鸡大叫海水动,海中涌出金盘圆。羲和整辔升若木,神人枉用回秦鞭。太守名亭复为记,二楼伐石为碑镌。大书年月人某某,千秋万世名山传。附书仙人海琼子,倡和共掣云霞笺。平生济胜仗筋力,匡庐白岳随攀缘。罗浮家山望咫尺,反似往昔游幽燕。山灵待我谢招手,不久黄鹄来高鶱。洞门借骑蝴蝶入,峰顶或就桂父眠。烦君斸取茏葱七尺遗赠我,相酬先寄《飞龙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m9Qdme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