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蹄谁见下襄阳,坐致鲸鲵入未央。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
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
铜蹄谁见下襄阳,坐致鲸鲵入未央。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
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
此诗《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一)》由清代诗人张笃庆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明朝末年复杂局势的深刻洞察。
首句“铜蹄谁见下襄阳”,以“铜蹄”暗喻战马,描绘了襄阳之战的激烈场景,引出对战争的思考。接着,“坐致鲸鲵入未央”一句,通过“鲸鲵”比喻敌军,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暗示了朝廷未能有效应对危机。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宫廷内部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另一方面则揭示了边疆地区人民对朝廷的诉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九原”指古代帝王陵墓所在之地,“龙剑”象征着帝王权力,“王气”代表国家运势,“三月乌”可能是指乌鸦,古人认为乌鸦啼叫预示着不祥之事。“国殇”指的是为国捐躯的将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寓言了国家运势的衰败和英雄的陨落,充满了悲壮之情。
最后,“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这两句总结了前文,强调了在乱世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数仁人志士不惜牺牲生命,体现了他们对道义和礼法的坚守。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柴门拥溪水,溪响无朝昏。
农夫荷锄倦,独倚秋树根。
顾我田畴好,念我桑麻繁。
脉脉不能语,感兹风雨恩。
风雨岁时熟,古俗今犹存。
遥指烟生处,亲戚满前村。
稚子驱鸡犬,夜来忘闭门。
何以酬清时,努力从田园。
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
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
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
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泻。
击鼓赛先农,调瑟娱方社。
何必桃花源,此境足潇洒。
风尘久误人,我岂悠悠者。
新晴土膏动,原上春草生。
陂塘引涧壑,活活春水鸣。
桑阴悦好鸟,布谷时一声。
夜来饱饭牛,朝来从耦耕。
耦耕一畦毕,淡泊心无营。
偶然召邻叟,索取壶觞倾。
高谈视天壤,把酒欢平生。
面无忧喜色,胸无宠辱情。
始知于陵子,灌园逃公卿。
《拟古田家诗》【清·张英】柴门拥溪水,溪响无朝昏。农夫荷锄倦,独倚秋树根。顾我田畴好,念我桑麻繁。脉脉不能语,感兹风雨恩。风雨岁时熟,古俗今犹存。遥指烟生处,亲戚满前村。稚子驱鸡犬,夜来忘闭门。何以酬清时,努力从田园。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泻。击鼓赛先农,调瑟娱方社。何必桃花源,此境足潇洒。风尘久误人,我岂悠悠者。新晴土膏动,原上春草生。陂塘引涧壑,活活春水鸣。桑阴悦好鸟,布谷时一声。夜来饱饭牛,朝来从耦耕。耦耕一畦毕,淡泊心无营。偶然召邻叟,索取壶觞倾。高谈视天壤,把酒欢平生。面无忧喜色,胸无宠辱情。始知于陵子,灌园逃公卿。
https://shici.929r.com/shici/IhSWgMbRF.html
阳春风初和,驱车游皇州。
平原明朝辉,层城如云浮。
高杨缘长川,丹霞栖琼楼。
骊驹谁家郎,翩翩临清流。
雕弓飞金丸,银鞍悬吴钩。
从禽平陵东,还归倡家游。
燕姬颜如花,琅玕为搔头。
留君调新声,哀歌弹箜篌。
清宵华灯张,辉煌罗衾裯。
人生当为欢,谁能长忧愁。
嗟嗟玄经儒,穷年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