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起观星,月在杨板上。
今宵不见月,星影空摇漾。
羽虫飞拂户,灯吐孤火壮。
伫立掩衡门,愁来独惆怅。
昨夜起观星,月在杨板上。
今宵不见月,星影空摇漾。
羽虫飞拂户,灯吐孤火壮。
伫立掩衡门,愁来独惆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观察星空的场景。首句"昨夜起观星",展现出诗人对天文的兴趣和深夜的静谧。"月在杨板上",杨板可能是窗户或天窗上的横木,形象地写出月光洒落的景象。然而,"今宵不见月"暗示了天气变化或云层遮挡,使得诗人无法再欣赏到明亮的月色。
接下来的"星影空摇漾",通过描绘星星的闪烁,传达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感觉。"羽虫飞拂户"则引入了自然界的细节,昆虫的活动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性。"灯吐孤火壮"描绘了室内唯一的光源——灯火,孤独而明亮,与户外的黑暗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伫立掩衡门,愁来独惆怅",诗人站立在门口,内心充满愁绪,表达了孤独和失落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夜晚,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刘基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往往富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借景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之感。
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
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
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證。
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苕苕望瀛洲,流云下东渚。
笛教仙人借,酒使文君取。
筼筜写林绿,菡萏发江雨。
煌煌金闺姿,天动星文聚。华辞播兰?,繁价登琼珇。
龙锷秋涛净,凤羽云色五。
燕敖亦云畅,驩集那得屡。
骄骢蹋晚辔,阁门凉月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