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百个竹,落落一丈松。
岂无桃李华,春事孰与冬。
寒菊北户下,不斗颜色秾。
气味如秃翁,忍死无容容。
霜风落系雁,露草栖织蛩。
读书真可人,明星耿疏篷。
娟娟百个竹,落落一丈松。
岂无桃李华,春事孰与冬。
寒菊北户下,不斗颜色秾。
气味如秃翁,忍死无容容。
霜风落系雁,露草栖织蛩。
读书真可人,明星耿疏篷。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读书的宁静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娟娟百个竹,落落一丈松。”这里的“娟娟”形容的是竹子的纤细,“落落”则是松树高大而独立的样子。这两句通过对竹和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观的自然氛围。
“岂无桃李华,春事孰与冬。”这两句诗人反问是否没有繁花似桃李,但却是寒冷的季节。这里的“春事”指的是春天应有的景象,而“孰与冬”则暗示了季节的错乱或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质疑和个人情绪的复杂。
“寒菊北户下,不斗颜色秾。”诗人注意到了即便在严寒之中,也有菊花静静开放于北窗之下,它们并不与其他花朵争艳,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这里菊花成为坚守自我的象征。
“气味如秃翁,忍死无容容。”这两句诗用了比喻手法,将读书的氛围比作一位老者(秃翁)的气质和风貌,那种宁静、淡泊而又不失坚韧的情怀。这里诗人通过“忍死”来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追求。
“霜风落系雁,露草栖织蛩。”霜风指的是秋天的冷风,而“系雁”则是停留在枝头的野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通过“露草”和“栖织蛩”来表现出一种生命力顽强不屈的生存状态。
最后,“读书真可人,明星耿疏篷。”这里“真可人”意味着读书是最能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的事,“明星耿疏篷”则形容夜空中稀疏的星辰,透露出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气息。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夜以继日的刻苦攻读。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世界的精神态度。
紫尘拂辔春融融,参差飞鞚骄如龙。
锦鞯绣带簇妖丽,绛纱玳烛围香风。
春风交花光属路,后骑雍容前却顾。
中间一骑来逡巡,秀眉玉颊真天人。
翠微垂鬓衱称身,彷佛当年虢与秦。
佳人绝代真难得,安得君王不为惑。
岂知尤物祸之阶,不独倾城竟倾国。
一时丧乱已足怜,后世方誇好颜色。
晴窗展卷漫多情,百年青史自分明。
莫言画史都无意,尺素还堪鉴兴废。
爱君多野兴,筑室傍溪源。
霜月芦花映,香风兰叶翻。
卧闻春水至,坐听榜人喧。
鸥鹭何多喜,龙蛇但久蟠。
临流伤逝者,达命愿终焉。
素业江乡在,高情栗里存。
杨林垂钓艇,苔径读书轩。
云叠窗中岫,霞开石上尊。
苍藤齐刺壁,绿筱半遮门。
岂厌渔樵侣,惟耽场圃言。
园秋收芋栗,村晚纳鸡豚。
岁月老将至,襟期谁与论。
应知岩洞里,别自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