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岩寺》
《中岩寺》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览胜寻幽性所耽,不教驺哄滓筠杉。

霞城散绮留仙袂,露磴凝珠拂客衫。

曾有金龙潜邃洞,却因赤蚁远崇岩。

来游无复从容计,自笑羸骖束辔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中岩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禅宗精神的追求。首句“览胜寻幽性所耽”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探索的渴望。接着,“不教驺哄滓筠杉”一句,以“驺哄”形容世俗的喧嚣,与“筠杉”的清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

“霞城散绮留仙袂,露磴凝珠拂客衫”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霞光、仙袂、露珠等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霞光如绮,仿佛是仙人的衣袖在空中飘扬;露珠在石阶上凝聚,轻轻拂过访客的衣衫,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纯净、美好。

“曾有金龙潜邃洞,却因赤蚁远崇岩”两句则通过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象的结合,赋予了中岩寺神秘而深邃的气息。金龙潜藏于深洞之中,赤蚁则引领着人们前往崇岩,这样的描述不仅增添了故事性,也暗示了中岩寺内隐藏着未知的奥秘与灵性。

最后,“来游无复从容计,自笑羸骖束辔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向往。在探访中岩寺的过程中,他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但同时也意识到,真正的自由并非外界给予,而是内心自我释放的结果。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反映了在追寻精神自由之路上的自我反思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精神自由的双重追求,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思考过程。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送朱比部永白还朝

天际明霞拥使车,桃椎岂得问樵渔。

弓裘自踵文昌履,竹简将成太史书。

试拂龙泉依斗极,且含鸡舌奉宸舆。

心知慷慨云霄别,也觉江淹赋不虚。

(0)

赋得云近蓬莱

韶光明北极,云气护蓬壶。

似盖笼华阙,非烟扑御炉。

轮囷翔碧落,缭绕亘虚无。

端识从龙意,辉辉映六符。

(0)

赠别

一南一北鸟辞亩,一东一西芯送人。

与君此别似送鸟,对酒那不惜青春。

(0)

题杏花

日光霞气晓相参,一路新花似酒酣。

记得少年游赏处,春风信马过城南。

(0)

生日自述·其二

五十五年初度日,他乡踪迹尚流萍。

关心万念悲身事,窃禄三朝愧宠灵。

晚盛冰霜恒自保,世途巇险故曾经。

迟回退食江湖远,省阁钟峰吟翠屏。

(0)

林屋读书为愈德芳作

阊阖城西万株木,一番春雨繁新绿。

红尘不到最深处,中有高人结茅屋。

高人结屋将何如,不惜黄金多积书。

牙签五色插满架,短檠灯火幽窗虚。

煖芸生香长辟蠹,薜萝垂叶清风度。

万虑消来目下勤,三冬足后胸中富。

嗟君勉力非少年,五十学易宁徒然。

青云途路纵无梦,黄卷尚宜亲圣贤。

岁年莫畏青毡冷,日夕孜孜要深省。

道统相承不妄传,由来洙泗源流永。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