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真迹无半纸,妙处何人得神髓。
尺图重写万松真,生面苍苍喻非指。
劲干蟠拿偃盖高,虬龙深夜因风号。
缅想山中高卧客,柴扉静掩听寒涛。
王蒙真迹无半纸,妙处何人得神髓。
尺图重写万松真,生面苍苍喻非指。
劲干蟠拿偃盖高,虬龙深夜因风号。
缅想山中高卧客,柴扉静掩听寒涛。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题唐岱仿各家山水画册(其四)万松叠翠》。诗中描绘了王蒙真迹山水画中的万松景象,通过对“王蒙真迹无半纸”的描述,强调了王蒙画作的珍贵与独特。接着,诗人赞美了这幅画作的妙处,指出其中蕴含的神髓难以被他人完全领悟。
“尺图重写万松真”,说明这幅画虽小,却能真实地再现万松的神韵。“生面苍苍喻非指”则暗示画中之景并非简单描绘,而是通过苍茫的松林表达了一种超乎言表的意境。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态,“劲干蟠拿偃盖高,虬龙深夜因风号”,形象地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挺拔向上的姿态,以及在夜深人静之时随风摇曳的情景,仿佛松树也有了生命,能够发出声音。
最后,“缅想山中高卧客,柴扉静掩听寒涛”两句,诗人想象着山中隐居的高士,他静静地坐在柴门之后,倾听远处的寒涛声。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画中意境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
石生兰溪来,手提溪泉瓶。
谓言长官政,如此泉水清。
欢然展北焙,小鼎亲煎烹。
一杯酌官寿,云腴浮乳英。
惭非百壶饯,真意不自轻。
涧沼蘋藻细,王公享其诚。
冠盖岂不至,纷纷空涕横。
珍重石子者,端有古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