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实方期国士充,知音须办铎符钟。
孔融爱客樽常满,摩诘思亲节又逢。
鸟养任真终自适,彘谋伤性竟谁从。
开门预计无多日,犹起清愁暮霭浓。
庭实方期国士充,知音须办铎符钟。
孔融爱客樽常满,摩诘思亲节又逢。
鸟养任真终自适,彘谋伤性竟谁从。
开门预计无多日,犹起清愁暮霭浓。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期间,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情、亲情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联“庭实方期国士充,知音须办铎符钟”,以“国士”比喻杰出的人才,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与尊重,同时“知音”一词则寄托了对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朋友的渴望。“铎符钟”可能象征着音乐或聚会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希望与知音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颔联“孔融爱客樽常满,摩诘思亲节又逢”,引用了孔融好客、王维(字摩诘)思念亲人的情境,通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孔融的“樽常满”象征着热情款待,而王维在节日里思念亲人,则体现了诗人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鸟养任真终自适,彘谋伤性竟谁从”,通过“鸟”的自由自在与“彘”(猪)因谋生而受到限制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这里“任真”与“伤性”形成鲜明对照,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本性和社会约束之间冲突的思考。
尾联“开门预计无多日,犹起清愁暮霭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忧虑。虽然门外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但诗人依然难以摆脱内心的忧愁,这“清愁”如同傍晚的浓雾,弥漫在心头,难以散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山势如龙去复回,閒云野望护崇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尝为武林客,欢洽快平生。
谁知分袂江浒,西往复东行。
今日簿书旁午,明日山川迢递,愁恨几时清。
回首旧游地,天远暮云平。鬓双皤,肠百结,意何成。
多应故山猿鹤,笑我尚争名。
尽自轰轰烈烈,到底休休莫莫,何处觅卿卿。
梦寐想归路,濡笔写心声。
秋光如此,摧落堪嗟,菊颖正新黄。
对远山如画,残霞似缕,淡淡烟光。
怪得数声喜鹊,好语绕山墙。
报道黄华使,载酒登冈。
回望碧云深处,凛绣衣霄汉,玉斧光芒。
况幕中二客,辣手试风霜。
看醉蘸龙蛇键笔,借时人、脍炙齿牙香。
侬才薄,如何七步,急就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