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蓬山路渺茫,柴门流水自洋洋。
后来消息人谁在,前去乾坤日已长。
閒把钓竿移竹影,偶寻书卷落芸香。
愁来隐几心千里,不道江湖自一乡。
瀛海蓬山路渺茫,柴门流水自洋洋。
后来消息人谁在,前去乾坤日已长。
閒把钓竿移竹影,偶寻书卷落芸香。
愁来隐几心千里,不道江湖自一乡。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三江石潭寄和天津晓发诗且得十月初报次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首句“瀛海蓬山路渺茫”以大海和蓬莱路比喻远方的行程,显得路途遥远而迷茫。接着,“柴门流水自洋洋”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恬静,流水声悠扬,增添了闲适的氛围。
“后来消息人谁在”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以及对未知的担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前去乾坤日已长”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旅途的漫长。诗人通过“閒把钓竿移竹影”和“偶寻书卷落芸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但“愁来隐几心千里”又透露出淡淡的忧愁,即使身处一乡,思绪却已飘向千里之外。
最后,“不道江湖自一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虽然身在江湖,心却始终系念着那一方乡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
秋怀索寞,悠悠心事野鸥边。几回崔九堂前。
照眼故家风调,人物尚依然。
按清商一曲,倾动华筵。新声巧翻。道且莫、诧贞元。
爱煞珠绳银管,满意清圆。
风花无梦,待回施、春光与少年。杜陵老、凄断邻船。
老西山倦客,喜今岁,是归年。
笑镜里衰容,吟边华发,薄宦流连。
功名事无有分,且旧鞭、休羡祖生先。
望里芙蓉大府,梦余禅榻茶烟。恨无明略卧林泉。
平子太拘牵。尽俯首辕驹,寸心能了,犹胜归田。
前途事,如抹漆,又向谁、重理伯牙弦。
自是一生心苦,非关六印腰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