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累堆小,崭岩高丈寻。
一拳浮水面,千古镇江心。
鹳鹤栖巢稳,蛟龙宅窟深。
晚来閒极目,独独自长吟。
乱石累堆小,崭岩高丈寻。
一拳浮水面,千古镇江心。
鹳鹤栖巢稳,蛟龙宅窟深。
晚来閒极目,独独自长吟。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拿檛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江边景象。诗中,乱石堆积,虽小却峥嵘,高达一丈寻,犹如江心的一座孤岛。一块巨石仿佛拳击水面,象征着其独特的存在感和力量。石头的存在不仅稳固了鹳鹤的栖息之所,也暗示着深藏于水中的蛟龙之穴的神秘与威严。
傍晚时分,诗人独自驻足江边,极目远眺,心中涌起无尽的闲适与感慨。他仿佛能听见石头的故事,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于是吟咏出这首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孤独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学道若观海,茫洋焉所求。
士有忠信质,譬涉得巨舟。
挂帆万里远,何意棹安流。
望望蓬莱岸,咫尺烟云收。
士学诚亦然,佻巧徒虚沤。
孙生茕实者,质与道为谋。
陪雍听朱瑟,忽尔踰十秋。
摄袂升我堂,故情感敝裘。
论摧对寒景,今古入冥搜。
吾衰志安骋,得汝心先遒。
愿言驾轻筏,共戏三神洲。
令节穷愁里。念先人、生儿不孝,他乡留滞。
风雪打窗寒彻骨,冰结秦淮之水。
自昨岁、移居住此。
三十诸生成底用,赚虚名、浪说攻经史。
捧卮酒,泪痕滓。家声科第从来美。
叹颠狂、齐竽难合,胡琴空碎。
数亩田园生计好,又把膏腴轻弃。
应愧煞、谷贻孙子。
倘博将来椎牛祭,总难酬、罔极恩深矣。
也略解,此时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