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华亭·其六》
《黄华亭·其六》全文
金 / 王庭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一派湍流漱石崖”,以“湍流”和“漱石崖”两个意象,勾勒出水流急湍、冲击岩石的动态场景,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里的“漱”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描绘了水流冲刷岩石的景象,也暗示了水的清洁与生命力。

次句“九峰高倚翠屏开”,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山峦,九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道翠绿屏障。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山的雄伟壮观,还通过“翠屏开”的比喻,赋予了山峦一种生动而富有生机的形象。

接下来,“笔头滴下烟岚句”,巧妙地将诗人比作挥毫泼墨的画家,用“烟岚”形容诗中所描绘的云雾缭绕、烟气弥漫的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莫测,也暗含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与情感的流淌。

最后一句“知是栖霞观里来”,点明了诗的出处,即出自“栖霞观”。这里不仅透露了诗人所在的地点,也暗示了他可能在观景时受到启发,创作出了这首诗。整个句子简洁有力,既呼应了前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交融的体现。

作者介绍
王庭筠

王庭筠
朝代:金   字:子端   号:黄华山主   籍贯:黄华老   生辰:1151~1202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猜你喜欢

市进马寒甚

边云寒色与愁浓,酒味何由入颊红。

眼看飞鸢来堕水,心随去骑欲追风。

亲朋立望千山外,笑语殊思一饷同。

问舍求田吾已决,不于湖海较穷通。

(0)

夜读韩子苍文二首·其一

四海文章六一仙,江西名派蜀人传。

从今元祐无多子,虎豹狐狸各斐然。

(0)

次韵陈叔易三首·其二

东邻有艳妇,倾城室家索。

西邻有贞妻,空闺守葵藿。

良人万里去,岂为铅华落。

君心谅不移,妾命由来薄。

天地终无情,人生复何托。

(0)

次士特韵寄德久牧之

家山凿龙似修眉,中有伊川寒更绿。

吾庐亦复远城市,舍下清流环几曲。

四时幽人共吟醉,饮若长鲸杯要覆。

三年芳草怨王孙,定有金钱无处卜。

南征际会竹林阮,兵厨况有酒百斛。

夫君笔力抵万钧,所当穿彻如强镞。

义形抗论及朝政,正容凛若冰霜肃。

因君远忆邹与张,畴昔之言皆可复。

二士揭揭庙堂器,用之艰难一夔足。

空令两行壮夫泪,回首尽向燕云哭。

我心之忧正谓是,夜中兴叹仰看屋。

相思岁尽书不来,念我衣单体生粟。

(0)

再和

已着诗招隐,何须酒引陶。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

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

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

(0)

长桥

徙倚长桥上,时难得此游。

水光迎目动,帆影上天浮。

不见鸱夷子,须烦顾虎头。

今年闰八月,好好醉中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