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
《渡江》全文
明 / 韩日缵   形式: 古风

杨子奔腾到京口,惊雷激电更东走。

金山嵂兀砥洪流,铁瓮层城大如斗。

我来击楫大江滨,江边秋气正宜人。

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

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

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

千顷奔崩虎豹蹲,万峰倒蹴蛟龙怒。

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

海门天末暮云尽,北固楼前秋水生。

秋水东流不肯住,扁舟破浪乘潮去。

半帘明月半床书,空见江云满江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渡江的壮观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以“杨子奔腾到京口”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继而通过“惊雷激电更东走”进一步渲染出江面的壮阔与动态感。金山与铁瓮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地理景观的雄伟,也暗含历史的厚重。

“我来击楫大江滨”一句,诗人自述来到江边,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之心。“江边秋气正宜人”则点明了时节,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下来,“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两句,生动描绘了江面的波涛汹涌,以及诗人面对自然之威的豪迈与自信。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将日落时分的江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白浪与山的互动,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蕴含着一种动态的美感。随后,“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则转向对江中景色的细腻描绘,金碧辉煌与茂密的林木交织,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画面。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两句,通过描述江中的奇峰怪石和寺庙的位置,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神秘感。接下来,“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奇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再次强调了江面的动态与气势,风雨交加的场景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最后,“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描绘了雨后江面的宁静与清新,以及诗人乘舟离去的轻盈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渡江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情感的起伏,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日缵
朝代:明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猜你喜欢

次光伯韵

竹径当年手自开,只今无处著莓苔。

绝怜此地过从少,赖有高人时复来。

篱下久霜犹有菊,水边近腊正多梅。

我云眷眷三年别,君莫匆匆一夕回。

(0)

大雪用前韵五首·其二

天孙云里散支机,飞坠人间分外奇。

勾引芳尊留客醉,栽培玉粒疗民饥。

幅巾篱落寻梅处,一舸江湖钓月时。

妙处惟诗可摹写,却怜老去不工诗。

(0)

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其七

无事萦心昼掩扉,松风度曲入琴徽。

登高老矣兴犹在,塞上秋风战马肥。

(0)

予从元德弟借到西廊书斋朝夕其间今二年矣戏题作病僧寮且赋三绝·其一

虽有图书伴寂寥,不妨题作病僧寮。

蒲团竹椅南窗下,一炷炉香百念消。

(0)

和王天任喜雪·其一

姑射之山果何如,往者吾言闻接舆。

肌肤冰雪能绰约,是中知有神人居。

神凝自使年谷熟,况有疵疠烦驱除。

乘云四海聊戏剧,磅礴万物同惨舒。

至哉河汉已无极,俗士区区穷尾闾。

(0)

和劝农诗·其一

世故偶夷险,吾行无介通。

谁为青眼旧,人想翠眉浓。

风雨花时过,溪山酒圣中。

何时莲荡里,共把碧弯筒。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