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奔腾到京口,惊雷激电更东走。
金山嵂兀砥洪流,铁瓮层城大如斗。
我来击楫大江滨,江边秋气正宜人。
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
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
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
千顷奔崩虎豹蹲,万峰倒蹴蛟龙怒。
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
海门天末暮云尽,北固楼前秋水生。
秋水东流不肯住,扁舟破浪乘潮去。
半帘明月半床书,空见江云满江树。
杨子奔腾到京口,惊雷激电更东走。
金山嵂兀砥洪流,铁瓮层城大如斗。
我来击楫大江滨,江边秋气正宜人。
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
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
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
千顷奔崩虎豹蹲,万峰倒蹴蛟龙怒。
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
海门天末暮云尽,北固楼前秋水生。
秋水东流不肯住,扁舟破浪乘潮去。
半帘明月半床书,空见江云满江树。
此诗描绘了渡江的壮观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以“杨子奔腾到京口”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继而通过“惊雷激电更东走”进一步渲染出江面的壮阔与动态感。金山与铁瓮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地理景观的雄伟,也暗含历史的厚重。
“我来击楫大江滨”一句,诗人自述来到江边,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之心。“江边秋气正宜人”则点明了时节,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下来,“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两句,生动描绘了江面的波涛汹涌,以及诗人面对自然之威的豪迈与自信。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将日落时分的江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白浪与山的互动,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蕴含着一种动态的美感。随后,“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则转向对江中景色的细腻描绘,金碧辉煌与茂密的林木交织,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画面。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两句,通过描述江中的奇峰怪石和寺庙的位置,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神秘感。接下来,“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奇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再次强调了江面的动态与气势,风雨交加的场景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最后,“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描绘了雨后江面的宁静与清新,以及诗人乘舟离去的轻盈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渡江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情感的起伏,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