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其三》
《感春·其三》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0)
注释
桐花开:晚开的梧桐花。
香泛:香气弥漫。
羃羃:形容香气浓厚。
高榆:高大的榆树。
狼藉:零乱、散落。
荒陌:荒凉的小路。
倦:疲惫。
意不怿:无心欢喜。
遽回:急于回归。
老相逼:岁月催人老去。
东皇君:东方的主宰,可能指太阳神。
抚辔:勒马、挽缰。
偪侧:紧迫的压力。
翻译
晚开的梧桐花,香气弥漫已经浓郁。
高大的榆树撒下枯叶,如同零乱的钱币,铺满了荒凉的小路。
听到歌声也感到疲惫,面对美酒却无心欢喜。
并非因伤春而急于回归,只是觉得岁月催人老去。
想向东方的主宰诉说,希望他能勒马停驻,让我留下归乡的足迹。
即使人生百年不算长,也能稍稍缓解这紧迫的压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感春》之三,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这两句写的是春天里桐花开放较晚,花香弥漫,但这种美好的景象也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羃羃"形容花香浓郁而且带有淡淡的忧伤感。

"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描述的是榆树上的叶子像散落的旧钱一样,而地上则是杂草丛生,行人稀少,给人一种荒凉之感。这里的自然景象与前两句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春光易逝的氛围。

"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听着别人的歌声,也感到心中的愁绪和疲惫,而面对美酒也没有了往日的兴致,显示出一种对于世事已然感到厌倦的情怀。

"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这里诗人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因为春天即将过去而感伤,而是深刻地感觉到了时光带来的年华老去的压力。

"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诗人表达了想要向天上的东皇太一诉说自己的心声,并希望能够留住时间的脚步,不让自己在时光中消逝。

"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生命短暂的一种感慨,同时也表达了想要放慢生活节奏,对待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绪,是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体验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早春宴集三闾书院即事

海岸犹馀积雪光,春寒绝不似炎方。

莺声亦有江南好,梅蕊从无塞北香。

五柳春秋空甲子,三闾歌舞是东皇。

嘉辰宴会良难得,且共衔杯到夕阳。

(0)

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其二

西上牂牁尽翠屏,峰回不见峡门青。

初飞员屋多蛮雪,新聚牵牛有客星。

白鹭暖交横浦口,嘉鱼寒出大湘亭。

仙郎竞有阳春曲,声共渔歌入杳冥。

(0)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二

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

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

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

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0)

寄陈献孟

乌蛮滩水接牂牁,汝上横槎为伏波。

东粤诗从西粤好,左江愁比右江多。

持觞日日倾鹦鹉,学射朝朝试橐驼。

归觐高堂当岁晏,白头相望在浮罗。

(0)

有赠

汉家名士惟忠武,相见江东豁我愁。

道在定回双日月,书成亦是一春秋。

真龙自昔兴三户,威凤何须历九州。

贱子只今狂简甚,将从毛扇学风流。

(0)

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其三

未能即蝉蜕,风露且胜秋。

速化复何恨,长生安所求。

九原依父母,千载作松楸。

他日薪多衣,吾归此一抔。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