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上经青齐间郡邑残破触目怆心漫成四首·其四》
《北上经青齐间郡邑残破触目怆心漫成四首·其四》全文
明 / 谢宗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虽然鼙鼓息,途次尚腰弓。

残烧枯桑外,愁阴大泽中。

妖狐啼白日,新鬼哭秋风。

道侧仳离者,时时掩袂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北方地区荒凉破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重苦难。

首句“虽然鼙鼓息”,暗示曾经的战争已经结束,但接着“途次尚腰弓”一句,揭示出即便战争已止,人们仍需背负弓箭,象征着战争留下的阴影和对未来的不安。这种矛盾的描述,让人感受到战争虽已过去,但其影响却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难以消散。

“残烧枯桑外,愁阴大泽中。”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枯桑之外的残火,象征着战争留下的破坏与绝望;大泽中的愁云密布,则是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和哀伤。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

“妖狐啼白日,新鬼哭秋风。”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鬼魂以情感,狐狸在白天哀鸣,新鬼在秋风中哭泣,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死亡的悲凉。白日与秋风作为背景,更增添了画面的凄美与哀愁。

最后,“道侧仳离者,时时掩袂逢。”描绘了道路旁分离的人们,他们或亲人失散,或被迫别离,不时相遇时,只能以掩面来掩饰心中的悲伤。这一场景直接触及人心,展现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结构的破坏,以及人们在困境中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后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是一幅历史的画卷,更是对人性、命运和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谢宗鍹
朝代:明

谢宗鍹(? — 一六五〇),字儒美,号莱屿。澄海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解元。官建昌府通判。明亡,无意仕进,闭户读书,终于家,友人私谥贞穆先生。有《观古堂集》、《遁斋集》、《禦冷斋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玉面狸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0)

答王晓沧

曾见王郎海上行,十年重晤凤皇城。

消磨花月新诗卷,沉郁风云旧酒兵。

往事欲谈宜痛哭,此生贻误是浮名。

尊前豪语劳君记,孤负移山志不成。

(0)

孝子顾子芳刻木为母奉事如生及顺继母慈孝相感以诗嘉之二首·其一

刻木为娘刻意深,视成怡悦听成音。

雕工易刻慈亲貌,难刻人间孝子心。

(0)

水调歌头

十日九风雨,一日是层阴。

春秋绝少佳日,无地可登临。

不见西来秋色,但诵南华秋水,愁坐怨秋霖。

屈指几明月,凝想到如今。树萧萧,泥滑滑,院沉沉。

绿蓑青笠,江上渔父也难禁。

挑尽幢幢灯影,听遍床床屋漏,馀润逼罗衾。

泼墨襄阳画,催我短长吟。

(0)

浣溪沙

已信潮音是梵音,沧浪淘洗去来今。

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蛮烟谁扣马,稽天狂海待填禽。

楼船高处怕登临。

(0)

挽旃那

玉容从此谢空华,小阁游丝护碧纱。

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

蒲团初撤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

几处香温悲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