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百战,一一叙兴亡。
书战皆非义,称人亦贬强。
临文常抑楚,谨始必尊王。
穷究当时事,应须发感伤。
春秋二百战,一一叙兴亡。
书战皆非义,称人亦贬强。
临文常抑楚,谨始必尊王。
穷究当时事,应须发感伤。
这首诗《和深父伤字韵(其四)》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对历史战争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战争非正义性的深刻批判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谴责。诗中强调了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应秉持公正与尊重的原则,同时推崇维护王权的正统性,体现了对历史事件深入探究后的感慨与悲伤。
“春秋二百战,一一叙兴亡。” 开篇即以“春秋”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点明了战争频发的残酷现实,通过“兴亡”二字,既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也预示了历史的更迭与轮回。
“书战皆非义,称人亦贬强。” 这两句直指战争的本质,认为所有的战争都是不正当的,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应受到贬低与批评。这不仅是对战争本身的否定,也是对战争背后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的深刻揭露。
“临文常抑楚,谨始必尊王。” 在描述历史事件时,诗人主张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情感偏颇,同时强调要尊重王权的正统性,体现了对历史秩序与传统价值的认同。
“穷究当时事,应须发感伤。”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在探究历史真相的同时,不应忘记历史所带来的悲痛与教训,应当从中汲取智慧,引发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思战争与权力的滥用,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正义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洞察力与人文关怀。
圣人不出世,斯民忧倒县。
仁心欲援手,宁以身为先。
仲尼贵用我,孟子推诸天。
二圣有特立,何尝持后前。
后来乃昧已,惘惘为利牵。
纷挐窃古语,不顾内所愆。
信如一丘貉,孰有然不然。
苟伸刀割用,于世已为贤。
鼎鼐杂锜釜,谁知重烹煎。
然提地史录,不如观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