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莱正尔肥蚯蚓,滞穗那能饱鸒斯。
布谷似嫌新历缓,每从清晓报农时。
污莱正尔肥蚯蚓,滞穗那能饱鸒斯。
布谷似嫌新历缓,每从清晓报农时。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农事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首句“污莱正尔肥蚯蚓”,以蚯蚓在潮湿的田地中蠕动,象征着土地因雨水或灌溉而变得肥沃,预示着即将迎来丰收的希望。蚯蚓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物,也象征着生命力与生长的力量。
次句“滞穗那能饱鸒斯”,通过描写鸟儿啄食田间残留的稻穗,形象地表现了农民辛勤耕作后对粮食的渴望与珍惜。这里的“鸒斯”可能是指某种小鸟,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农事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第三句“布谷似嫌新历缓”,以布谷鸟的鸣叫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春耕的紧迫性。布谷鸟的叫声通常被视为春耕的信号,提醒农民们抓紧时间播种。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布谷鸟以情感,使得自然现象更加人性化,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一句“每从清晓报农时”,点明了布谷鸟清晨的啼鸣是对农事的提醒,强调了时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农民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夫荷戈,妻辟纑,渡江北来戍京都。
京都主将多锦腴,夕幕朝衙驰复驱。
恨不为君西击胡,四十二载空良图。
大儿官至执金吾,小儿廷评冤狱无。
诸孙亭亭俱丈夫,兴来一饮酒百觚。
长歌激烈声呜呜,源溪冬寒水不枯。
笑将白发归黄垆,翁生有闻翁不孤。
姑曰妇,嗟尔芳龄始二九,绿发红颜何可守。
妇曰姑,上有姑,下有雏。姑不舅负,吾宁忍负夫。
妇姑相向中庭立,抱雏爇芗吁天泣。
天乎不剪毛氏宗,臼甘自舂井自汲。
雏生三雏宗日彊,更有小雏如凤凰。
苞羽翩翩被五采,远簪白笔登岩廊。
登岩廊,心独苦,回望滇南两丘土。
君不见贞女墓,上木青青高入云,路人竞指毛家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