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
《满庭芳》全文
宋 / 如愚居士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

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翛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造遮晹石道,直至水?边。

都系束修己镪,舍为助道安禅。

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0)
翻译
我来自当涂,放弃儒家,遵循道教,多年践行圣人的教诲。
已经过了三十多年,断绝了世俗的牵绊。
依靠修行和自我持守生活,从未拜访过权贵或贤人。
智慧的力量,驱散了内心的困扰,心境开阔自由。
来到这里十四年,精心装饰佛像,寺庙焕然一新。
修建了遮阳石道,直达水边。
这些都源于我积累的财富,用来支持佛法修行和静心冥想。
深知惭愧,无所求取,内心深处的本觉清明如镜。
注释
当涂:地名,古代县名。
儒:儒家学派。
道:道教。
圣诲:圣人的教诲。
三纪:三十年。
六尘缘:世俗的尘世关系。
般若:佛教中的智慧。
烦恼:内心的困扰。
遮晹石道:遮阳的石头道路。
水?边:水边,可能指河流或湖泊。
束修: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此处指积累的财物。
舍:舍弃,给予。
鉴赏

这首诗名为《满庭芳》,出自北宋时期的诗人如愚居士之手。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佛家色彩,作者以个人修行的角度,表达了对道家的追求和对佛法的深刻体悟。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这几句诗直接揭示了作者从儒家转向道家的精神历程,以及长时间遵循圣人的教导。"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则表明作者已经度过了很长的时光,切断了与世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执着。

“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这里作者强调自己的修行是基于个人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没有追求过外界的名利或与高贵者的交流。"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翛然"则展示了佛法中的“般若智慧”对于作者超越世间烦恼的心境。

接下来的“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描述了作者在某个地方停留十四年期间,致力于装饰佛像和建筑塔宇,使之光彩照人。"造遮晹石道,直至水?边"可能是在描绘修建道路通往水边的景象。

“都系束修己镪,舍为助道安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将个人财产用于修筑寺院,以此作为修行佛道、达到内心平静的途径。最后,“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的修行有所反思,认识到最终的觉悟并非外在物质的积累,而是内在本性的圆满体现。

这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宗教实践和精神体验,展现了中国古代佛道合流的一种文化状态,以及个人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如愚居士
朝代:宋

如愚居士,工书,尝于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在金陵牛头山辟支佛方塔上书满庭芳词,字画类黄庭坚。
猜你喜欢

暮次麻豆道中

暮云黯黯欲黄昏,纵辔狂随夕照奔。

仆马驰驱嗟远道,田园荒废剩空村。

林烟惨淡疑烽火,碛草模糊认血痕。

今夜不知何处宿,啼鸦绕树对消魂。

(0)

病中感赋

愁病相兼剧可怜,奄奄命似一丝延。

求医难遇肱三折,虑事何曾眼一眠。

蜡视盘飧浓亦淡,海添更漏夜如年。

更闻蛮触争蜗角,搔首咨嗟只问天。

(0)

题巢松道人小照

元都法箓叹森严,道观焚修苦劳役。

在天在地两俱难,松顶结巢是安宅。

(0)

过南港茶岩

墟落深藏乱树遮,悬崖绝壑势嵯岈。

惊人童稚蓬门立,款客盘飧野菜花。

牛角触墙成「八」字,马蹄去路辨三叉。

俨然身到崇安道,山北山南遍种茶。

(0)

晓过青草湖村

舆中晓望破萧寥,极目荒塍未插苗。

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

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

待到晴明青可踏,□痕周地作裙腰。

(0)

初晴舟中口号

雨过黑云收,清溪长急流。

风高帆鼓腹,浪涌艇昂头。

谋利心恒淡,图名志未休。

何时沧海上,鼓棹向皇州。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