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素床前棐几,中间对立我和伊。
主人心手双閒处,剪下芭蕉叶叶时。
后置素床前棐几,中间对立我和伊。
主人心手双閒处,剪下芭蕉叶叶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墨客在书斋中的生活情趣。
“后置素床前棐几”,开篇以“素床”和“棐几”点明了书房的布置,素床象征着简朴与高洁,棐几则为书写提供了稳固的平台,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中间对立我和伊”,进一步描绘了书房内的布局,将“我”与“伊”并列,这里的“伊”可以理解为书卷或文具,形象地表现了文人在书斋中与书籍、文房四宝相伴的情景,强调了文人的精神追求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主人心手双閒处”,“主人”指的是书房的主人,即诗人自己,“心手双閒”意味着心灵与双手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外在事物的从容处理,体现了文人对自我修养与艺术创作的追求。
“剪下芭蕉叶叶时”,最后以“剪下芭蕉叶叶时”收尾,芭蕉叶在这里象征着文人创作的灵感与素材,诗人仿佛在剪取灵感的碎片,寓意着文思如泉涌,创作的激情与灵感的捕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也暗示了文人墨客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习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文人在书斋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传达了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雅生活方式的追求。
星槎甚处,泛取瓠囊,入上林花谱。
铜仙掌底,含露窄、踯躅芳名曾数。
丹铅都洗,正倩得、新凉疏雨。
忆压帘桂叶秋阴,长伴晓枝瑶圃。
蜡珠小结蜂窠,羡隔膜轻明,皱縠分吐。
添他十斛,将买笑、定有娉婷人妒。天浆莹齿。
留一半、蔬香传赋。
讶年来红豆吟笺,空认啄残鹦鹉。
小寒才过也,天风断柳,萧瑟冷河桥。
正千金卖赋,何事匆匆,岁晚出燕郊。
荆高酒伴,向垆头、且赏松醪。
纵笑拥、双鬟同醉,未抵别魂消。迢迢。
征途此去,脩竹荒烟,是梁园旧地。
吟不尽、愁云马首,积雪山腰。
羊车叔宝风流在,问洛阳、红袖谁招。
空忆汝,相思折取梅梢。
裁取杉心,攒犀滑、一幅冷光如鉴。
细切鹦螺脆片,寸寸丝丝填遍。峰回波转。
巧簇就、水村花艳。鵁鶄飞处,金屑碎铺,添出沙软。
偏宜日影中看,移红换碧,易迷春眼。
说甚调铅吮粉,十二巫云休展。移来深院。
合付与、冶妆人玩。小立频窥,误却午窗铁线。
天上仙郎,却占尽、人间清福。
人都羡、门阑喜气,锦攒花簇。
威凤新膺博望选,求凤始叶和鸣卜。
正日边、遥捧五云还,芙蓉麓。绾绶日,丹文毂。
合卺夕,金莲烛。恰荣分紫诰,徽音堪续。
蕙圃门盈桃李树,鸾坡堂种蓝田玉。
拟明年、此际海珠生,华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