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虎山房》
《伏虎山房》全文
宋 / 白约   形式: 古风

入眼林峦皆可意,不惮间关千里至。

白云随步入危梯,前时想像今真是。

千岩万壑诚瑰杰,小草微花亦精致。

更随虎迹访幽深,恐有秦人来避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伏虎山房的探访与感受,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对历史遗迹的浓厚兴趣。

首句“入眼林峦皆可意”,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山水景色的喜爱之情,仿佛每一处山峦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接着,“不惮间关千里至”一句,透露出诗人为了欣赏这美景,不惜长途跋涉,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白云随步入危梯”描绘了诗人沿着陡峭的阶梯攀登,白云相伴的情景,既增添了行进过程中的神秘感,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从容与豁达。“前时想像今真是”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与之前想象的一致性感到满足和惊喜,暗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千岩万壑诚瑰杰,小草微花亦精致”两句进一步赞美了伏虎山房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细腻,无论是高耸的山岩还是低矮的小草,都在诗人眼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强调了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即使是细微之处也能感受到其精妙绝伦。

最后,“更随虎迹访幽深,恐有秦人来避地”则引出了对历史的遐想。诗人跟随虎迹深入探索,似乎在寻找古代隐士的踪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代社会喧嚣与浮躁的逃避之意,希望在自然与历史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白约
朝代:宋

白约,荣州(今四川荣县)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清同治《嘉定府志》卷四○)。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春日纪事寄内外诸弟三首·其二

自闻贼报离扬州,准拟春来泰出游。

所恨溪山最佳处,不容老子便归休。

(0)

永州西亭

旧闻西亭胜,独盛湘湖间。

山秀水亦好,千里在凭栏。

今来乃不然,眼境故未宽。

环城但浊水,满目唯荒山。

如何柳司马,肯为此解颜。

始知忧虑久,方觉所遇安。

我从避地来,山水亦饫观。

初不厌岭峤,况敢嫌荆蛮。

徘徊念昔人,亦作故意看。

所惭二三子,来不倦跻攀。

开轩纳微凉,共享一日闲。

说诗到雅颂,论文参诰盘。

快若箭破的,圆如坂下丸。

此乐固可乐,此盟安得寒。

天暑畏道路,时危安阻难。

相逢得少款,莫问何时还。

何须待杯酒,始尽平生欢。

(0)

四十二弟将还宾州相过夜话

兵戈久未歇,所至转抢攘。

万里逢吾弟,三年走瘴乡。

春风入古寺,夜雨暗浮梁。

尚肯留连否,僧庐可对床。

(0)

王抚干失去毛裘

王郎随身一驼裘,偷儿遽作壑失舟。

春初未免霜露迫,岁晚可无迁徙忧。

客房夜坐薪当烛,不怕近江风裂屋。

马平编户更艰难,君行莫忘民号寒。

(0)

答朱成伯见赠四首·其一

三年转东南,足迹不得息。

新霜未压瘴,已畏贼马迫。

苍黄度岭去,山路枫叶赤。

慨然念平生,谬自有欣戚。

交游半鬼录,在者费相忆。

朱卿早闻道,一如见旧识。

新诗入要妙,如射已破的。

我行囊贮空,所至但四壁。

岂如投异县,忽枉和氏璧。

斯文得未丧,岂不系人力。

出门仰高山,此道如矢直。

(0)

建城道中

建城南路入袁州,怪石纵横水乱流。

尽日衣冠在图画,百年心迹付林丘。

中原未作重归计,胡马能令此地忧。

浪迹江湖亦吾分,运筹帷幄有留侯。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