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林峦皆可意,不惮间关千里至。
白云随步入危梯,前时想像今真是。
千岩万壑诚瑰杰,小草微花亦精致。
更随虎迹访幽深,恐有秦人来避地。
入眼林峦皆可意,不惮间关千里至。
白云随步入危梯,前时想像今真是。
千岩万壑诚瑰杰,小草微花亦精致。
更随虎迹访幽深,恐有秦人来避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伏虎山房的探访与感受,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对历史遗迹的浓厚兴趣。
首句“入眼林峦皆可意”,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山水景色的喜爱之情,仿佛每一处山峦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接着,“不惮间关千里至”一句,透露出诗人为了欣赏这美景,不惜长途跋涉,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白云随步入危梯”描绘了诗人沿着陡峭的阶梯攀登,白云相伴的情景,既增添了行进过程中的神秘感,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从容与豁达。“前时想像今真是”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与之前想象的一致性感到满足和惊喜,暗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千岩万壑诚瑰杰,小草微花亦精致”两句进一步赞美了伏虎山房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细腻,无论是高耸的山岩还是低矮的小草,都在诗人眼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强调了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即使是细微之处也能感受到其精妙绝伦。
最后,“更随虎迹访幽深,恐有秦人来避地”则引出了对历史的遐想。诗人跟随虎迹深入探索,似乎在寻找古代隐士的踪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代社会喧嚣与浮躁的逃避之意,希望在自然与历史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旧闻西亭胜,独盛湘湖间。
山秀水亦好,千里在凭栏。
今来乃不然,眼境故未宽。
环城但浊水,满目唯荒山。
如何柳司马,肯为此解颜。
始知忧虑久,方觉所遇安。
我从避地来,山水亦饫观。
初不厌岭峤,况敢嫌荆蛮。
徘徊念昔人,亦作故意看。
所惭二三子,来不倦跻攀。
开轩纳微凉,共享一日闲。
说诗到雅颂,论文参诰盘。
快若箭破的,圆如坂下丸。
此乐固可乐,此盟安得寒。
天暑畏道路,时危安阻难。
相逢得少款,莫问何时还。
何须待杯酒,始尽平生欢。
三年转东南,足迹不得息。
新霜未压瘴,已畏贼马迫。
苍黄度岭去,山路枫叶赤。
慨然念平生,谬自有欣戚。
交游半鬼录,在者费相忆。
朱卿早闻道,一如见旧识。
新诗入要妙,如射已破的。
我行囊贮空,所至但四壁。
岂如投异县,忽枉和氏璧。
斯文得未丧,岂不系人力。
出门仰高山,此道如矢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