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
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送杨补之赴鄂州支使》。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哀愁和深厚的情谊。
“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这两句诗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匆匆。作者与友人重逢之际,回想起过去的点滴,又发现自己已不再是当年的少年,而是头发斑白的中年人。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诗中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他们共同经历过困难和磨难,但美好的时光却往往伴随着离别,这种感慨交织在每个日子里。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这里的“扁舟”指的是简陋的小船,而“江湖别”则是形容朋友即将踏上的一段旅程。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深切思念,那种离愁如同梦境一般,遥不可及。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祝愿。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过上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并且能跟随那些已经选择了退隐生活的人们,以此作为对朋友最深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现实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五叶英雄主,长驱等拉摧。
单于先退舍,天子自登台。
鸣镝经营远,乘舆警跸来。
穹庐空漠遁,黄屋半天开。
雁塞三更月,龙廷一炬灰。
公卿争上寿,扈从翠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