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补之赴鄂州支使》
《送杨补之赴鄂州支使》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gzhīèzhōuzhī使shǐ
sòng / zhānglěi

xiāngféngshàngtóngérèrshíniánláibìnyǒu

lèiliǎngjiātónghuànnánguāngyīnbànshǔfēn

biǎnzhōuyòuzuòjiāngbiéqiānchángxuánmèngmèi

chóushēnshìlelíngēngjūnlǎozhuīsuí

注释
相逢:初次相遇。
尚:还。
童儿:孩子。
二十年来:过去的二十年。
鬓有丝:两鬓已有白发。
涕泪:眼泪。
患难:困苦艰难。
光阴:时光。
分离:分开。
扁舟:小船。
江湖别:江湖上的离别。
梦寐思:日夜思念。
粗酬:大致满足。
身世了:人生困扰结束。
卜邻:选择邻居。
耕钓:耕田钓鱼。
追随:相伴度过。
翻译
初次相遇时我还像个孩子,二十年过去已两鬓斑白。
两家人都曾共度患难,这二十年有一半时间我们在分离。
再次乘船分别,如同江湖远行,千里之外的思念如梦萦绕。
何时能彻底解决人生的纷扰,只愿与你一同老去,在田园垂钓间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送杨补之赴鄂州支使》。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哀愁和深厚的情谊。

“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这两句诗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匆匆。作者与友人重逢之际,回想起过去的点滴,又发现自己已不再是当年的少年,而是头发斑白的中年人。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诗中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他们共同经历过困难和磨难,但美好的时光却往往伴随着离别,这种感慨交织在每个日子里。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这里的“扁舟”指的是简陋的小船,而“江湖别”则是形容朋友即将踏上的一段旅程。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深切思念,那种离愁如同梦境一般,遥不可及。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祝愿。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过上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并且能跟随那些已经选择了退隐生活的人们,以此作为对朋友最深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现实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书画一首

大帝昭回奖丛藁,太师行草跋兰亭。

箧藏有物为呵护,巾袭令儿掌钥扃。

目眚端由书作祟,心痴常怕画通灵。

不如鹑结村夫子,惟宝蒙求与孝经。

(0)

三赠月蓬道人·其一

病翁已卸鞍驮矣,道人彊欲羁絷之。

赚汝一双穷相眼,饶吾九十老头皮。

(0)

三和·其一

不喜苏君师鬼谷,宁从许子学神农。

衰残犹有忠存阙,老丑应无妒入宫。

贪汉惊鱼悬饵下,痴人饿虱处裈中。

两翁勘破真堪笑,自古英雄见略同。

(0)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登单于台

五叶英雄主,长驱等拉摧。

单于先退舍,天子自登台。

鸣镝经营远,乘舆警跸来。

穹庐空漠遁,黄屋半天开。

雁塞三更月,龙廷一炬灰。

公卿争上寿,扈从翠华回。

(0)

□□□□次竹溪韵

□□□□□□□,拂尘犹认壁间题。

于何林叟自拾□,却遣□□□□□。

白也新诗追鲍庾,迁之自叙本重黎。

不知□□□□□,□在牛栏更向西。

(0)

溪庵十首·其十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

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

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