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二科斗》
《浣溪沙·其二科斗》全文
宋 / 王千秋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灯火阑珊欲晓时。夜游人倦总思归。

更须冰蛹替挼丝。

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

月寒烟淡最相宜。

(0)
鉴赏

这首词是王千秋的《浣溪沙·其二》,属于宋代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夜里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归家的渴望。

“灯火阑珊欲晓时”,描绘了夜色渐淡,灯火在晨曦中的微弱,这是时间的转换点,也是情感的交替点。这里的“阑珊”形容灯火的微弱,不仅写实了夜晚的景象,也烘托出一种期待与寂寞的情绪。

“夜游人倦总思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夜深人静,行走的人都感到疲惫不堪,只想回到温暖的家中。这里的“总思归”充分体现了词人对于家的渴望和对旅行生活的厌倦。

“更须冰蛹替挼丝”,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仍需投入到文字创作中去。“冰蛹”形容文笔的清新脱俗,“替挼丝”则是指代笔下的墨香,这里展现了词人的坚守与执着。

“玉篆古文光灿烂”,诗人用“玉篆”比喻自己的作品,具有古典之美,而“古文光灿烂”则形容这作品的光辉夺目,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满意。

“花垂零露影参差”,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花下零露、月光斑驳的景象。“花垂”写的是花朵在夜晚的姿态,“零露影参差”则是对月光下的花影所作的形容,展示了自然界在深夜中依然美丽动人的一面。

“月寒烟淡最相宜”,月色清冷,夜气凛冽,却与这淡淡的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夜晚的寂寞、灯火的微弱、文字创作的坚守等元素,展现了诗人深夜里的情感变化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美丽的夜景,体现了宋代词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王千秋
朝代:宋

生卒年月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晚年转徙湘湖间。与游者张安世、韩元吉等,皆南渡初名士,年辈应亦相类。词风清拔可喜,著有《审斋词》1卷。
猜你喜欢

夜坐吟

蜻蜓头落灯花黑,瓦面寒蟾弄霜色。

玉壶水动漏声乾,夜冷莲筹三十刻。

蓬头儿子冻磨墨,欲拾羁怀寻不得。

起看庭树响风筝,斗杓堕地天盘侧。

(0)

题葛仙翁移家图

是处青山可鍊丹,问君拔宅向何山。

纵令儿女恩情重,鸡犬何心不肯还。

(0)

次韵怀彦成

沙棠为桨木兰桡,别后令人瘦沈腰。

采蕺暂归灵越去,栽桃重赴武陵邀。

醉乘莲叶春波阔,梦落檐花夜雨飘。

犹记共游鸣玉洞,满山明月共吹箫。

(0)

边城曲

莫启匣中镜,怕见头上雪。

莫放弦上箭,怕射边城月。

边城月阙还再圆,头上发白何由玄。

君不见自古边城有馀乐,夜月联诗昼棋槊。

至今月照郾城头,相国功名齐斗牛。

(0)

青田山房为刘养愚赋

幽幽青田山,积翠高千寻。

大溪经其南,白云在山阴。

下有隐者居,卜筑邃以深。

开门面石壁,结构依松林。

墙古薜荔长,砌閒苔藓侵。

檐间戏驯鹿,户外鸣幽禽。

花卉春佳冶,竹木夏萧森。

秋宵月照牖,冬晨雪明岑。

尘坌讵能到,车马绝过临。

其中何所有,乃有书与琴。

逍遥足忘世,俯仰可娱心。

酒熟聊自醉,兴来时独吟。

永谢城市喧,何用怀缨簪。

(0)

题金人出塞图

穹林立乔松,峭壁插平地。

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

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

忆昔从北征,驱车出幽蓟。

天时大雨雪,道远恐遂泥。

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

所见人物殊,适与此图类。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

雕题与被发,商贾罔不至。

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

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

矫首欲无言,长空正迢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