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百柱玉虹梁,第一蓬瀛是帝乡。
天迥楼台无过燕,地分廛市有遮杨。
包罗六合川岩秀,吐纳三霄日月光。
侥倖虮臣来海上,得瞻太液近春阳。
阑干百柱玉虹梁,第一蓬瀛是帝乡。
天迥楼台无过燕,地分廛市有遮杨。
包罗六合川岩秀,吐纳三霄日月光。
侥倖虮臣来海上,得瞻太液近春阳。
这首诗描绘了宏伟壮丽的建筑景象,以及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意境。开篇“阑干百柱玉虹梁”,以“玉虹”形容梁柱的精美,展现出建筑的华美与气势。接着,“第一蓬瀛是帝乡”一句,将此建筑比作仙境蓬莱,暗示其非凡的地位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天迥楼台无过燕,地分廛市有遮杨”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天空中楼台与飞翔的燕子相映成趣的场景,另一方面则展现地面市井繁华,杨柳遮荫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包罗六合川岩秀,吐纳三霄日月光”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视野与气魄,不仅包容了天地间的秀美山川,还吸纳了日月星辰的光辉,赋予了建筑以宇宙般的宏大与深邃。
最后,“侥倖虮臣来海上,得瞻太液近春阳”表达了诗人作为微小的臣子,有幸来到海边,接近如此宏伟壮丽的建筑,感受到春日阳光的温暖与光明,流露出对建筑及其背后所象征的崇高境界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建筑的雄伟壮观与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共生之美的深深感慨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