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再叠前韵》
《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再叠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鼎鼎朱门,满眼是、膨脝腹涨。

谁得似、心情半懒,风情微恙。

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

算人间、只有芰荷裳,堪相饷。华不注,樵风漾。

辕固里,蚕娘唱。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

才子为官休亦好,弟应荷筱兄携杖。

记相人、原说使君非,痴肥状。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阮亭罢官的消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阮亭罢官后生活状态的想象与感慨。

首先,“鼎鼎朱门,满眼是、膨脝腹涨”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奢侈,与阮亭罢官后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谁得似、心情半懒,风情微恙”,表达了阮亭罢官后内心的慵懒与轻微的不适,暗示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运用典故,将阮亭比作追求财富而忽视学问的人,表达了对其在官场追求物质而非精神价值的批评。“算人间、只有芰荷裳,堪相饷”,则寄托了对阮亭能够像芰荷般保持高洁品质的期待。

接下来,“华不注,樵风漾。辕固里,蚕娘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似乎预示着阮亭罢官后能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引用历史人物和酒神杜康的故事,象征阮亭罢官后可以享受音乐与美酒,寻找心灵的慰藉。

“才子为官休亦好,弟应荷筱兄携杖”,表达了对阮亭罢官后回归自然、与兄弟相伴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阮亭可能需要借助外力(如兄弟的帮助)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记相人、原说使君非,痴肥状”,最后以相人术的预言,暗示阮亭罢官后可能会改变形象,变得更为轻松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阮亭罢官后生活状态的想象与感慨,既表达了对阮亭个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也蕴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踏莎行

雪暗山明,溪深花藻。行人马上诗成了。

归来闻说妙隆歌,金陵却比蓬莱渺。

宝镜慵窥,玉容空好。梁尘不动歌声悄。

无人知我此时情,春风一枕松窗晓。

(0)

蝶恋花.予将南迈席间赠合曲张氏夫妇

前度归田菘下住。野店荒村,抚掌琵琶女。

忽听梨园新乐府,离鸾别鹤清如许。

歌管声残弦解语。玉笋春泉,心手相忘庆。

明日扁舟人欲去,晓风吹作潇湘雨。

(0)

鹦鹉曲.燕南八景

芦沟清绝霜晨住。步落月问倚阑父。

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

道陵前夕照苍茫,叠翠望居庸去。

玉泉边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风紧处。

(0)

青莲池上.幽栖

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渐扣南山名迹杳。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

夜深陌上行人悄。独听岩前子规叫。

切切松梢啼到晓。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

(0)

贾浪仙骑驴图

雪花打帽风搅须,宽衣破靴骑蹇驴。

先生自是山泽臞,瘦名之传岂为虚?

穷吟苦思不觉老,知音幸遇韩京兆。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犹能为君道。

清声千古在世间,好诗句句誇浪仙。

我恨后生五百年,不得抵掌谈微玄。

形骸孤陋向岩壑,竹冠草衣空卓荦。

披图挹之嗟寂寞,断桥流水梅花落。

(0)

剑歌行次韵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鍊安能齿。

淬花不滢鸊鹈膏,掉箾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锈涩浑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敝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

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

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

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

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

我来四十鬓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

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