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河上的老人,他坐在古老的桥槥上,使用青莲花来调合丹药。诗中的“至今八十如四十”表达了老人的神采依旧,精神矍铄,如同四十岁一般。这不仅展示了老人的长寿和活力,也反映出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自信。“口道沧溟是我家”则透露出老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深厚情感,他将这片河流比喻为自己的家庭,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诗中通过对老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健康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生活方式的赞美。王昌龄以其独特的笔触,将这位河上老人的平凡生活诗化,使之成为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永恒意象。
三月宜种谷,贫家无耕牛。
感激邻舍翁,得以事西畴。
偕作少丁男,老妻力还遒。
沟水解渴肠,糠秕充饥喉。
辛苦何足道,未识有秋不。
我行闻此语,泪落不能收。
四体安且康,日日罗珍羞。
终岁力原野,饥寒且无谋。
农夫前致辞,人生岂自由。
苟得一身安,甘作沟壑投。
石田二三亩,为累成痏疣。
粮册既有名,官役急星流。
昨日县帖下,兴作及署楼。
服役亦所愿,胥役更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