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斋寂寂夜如何,洗沐初收好放歌。
园以覆桐来暑少,门因临水得风多。
校雠久树文章敌,聚乐真同骨肉和。
信是关情唯此道,莫辜岁月任蹉跎。
萧斋寂寂夜如何,洗沐初收好放歌。
园以覆桐来暑少,门因临水得风多。
校雠久树文章敌,聚乐真同骨肉和。
信是关情唯此道,莫辜岁月任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在静谧书房中纳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清凉与内心的宁静。首句“萧斋寂寂夜如何”,以“萧斋”点明地点为书房,夜晚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洗沐初收好放歌”一句,既暗示了诗人沐浴后心情的愉悦,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有歌声响起,增添了一抹活泼的气息。
“园以覆桐来暑少,门因临水得风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园中覆盖的梧桐减少了炎热,门前临近的水体带来了更多的凉风,形象地描绘了纳凉的舒适环境。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校雠久树文章敌,聚乐真同骨肉和”则转而表达诗人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这里,“校雠”指校对文字,暗含了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问、切磋技艺的过程;“文章敌”则强调了师生间的学术竞争与相互激励;“聚乐真同骨肉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师生关系比作亲兄弟般亲密无间,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信是关情唯此道,莫辜岁月任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追求学问、增进师生情谊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有在这条求知的路上,才能真正珍惜时间,避免虚度光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清凉景象,更蕴含了对知识探索、师生情谊以及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世间何处,最难忘杯酒。惟是停云想亲友。
此时无一盏,千种离愁,西风外,长伴枯荷衰柳。
去年深夜语,倾倒书□,窗烛心悬小红豆。
记得到门时,雨正萧萧,嗟今雨、此情非旧。
待与子、相期采黄花,又未卜重阳,果能晴否。
湖之水兮碧泱泱,环越境兮润吴疆。
蒲蠃所萃兮雁鹜群翔,朝有行舻兮暮有归艎。
茭牧狎至兮渔采相望,溉我田畴兮生我稻粱。
我岁穰熟兮我炼乐康,马侯之功兮其谁敢忘。
莼丝紫兮箭笋黄,取其洁兮荐侯堂。
盏斝具兮箫鼓张,日晻晻兮山苍苍。
侯之来兮云飞扬,隔微波兮潜幽光。
念山可为席兮湖不可荒,惟侯之灵兮与流比长。
万斯年兮福吾乡,乐吾生兮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