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寂寂斗横西,高阁遥闻刻漏齐。
鸣玉时从趋凤阙,避人不拟学鸡栖。
秪将夙夜勤公务,仰荷帡幪拜御题。
内使每传催入对,袖中疏草独亲携。
斋居寂寂斗横西,高阁遥闻刻漏齐。
鸣玉时从趋凤阙,避人不拟学鸡栖。
秪将夙夜勤公务,仰荷帡幪拜御题。
内使每传催入对,袖中疏草独亲携。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孙承恩在朝房斋居时的生活情景。首句“斋居寂寂斗横西”以静谧的环境开篇,斗指北斗星,暗示时间已至深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高阁遥闻刻漏齐”通过远处的钟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肃穆。
“鸣玉时从趋凤阙”一句,运用了“鸣玉”的典故,象征官员上朝时佩戴的玉佩发出的响声,表达了作者作为朝廷官员的日常活动,即按时参加朝会。“避人不拟学鸡栖”则以鸡栖为喻,说明自己不会像鸡一样在众人面前炫耀,体现了作者谦逊低调的品质。
“秪将夙夜勤公务”表明作者日夜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仰荷帡幪拜御题”则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皇权的敬畏之心。“内使每传催入对,袖中疏草独亲携”,最后两句描述了宫内使者频繁催促进见的情景,以及作者亲自携带奏章进见皇帝的细节,展现了其忠诚与勤勉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官员在朝堂内外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职责的坚守和对皇权的尊重,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早岁功名望吾子,宝匣倒流三尺水。
一朝骑马称将军,乡里小儿尽风靡。
诗句乌丝写兔毫,除书紫泥印宫纸。
移席花间待客至,俸钱沽酒日馀几。
才杰大用当有时,长想风云平地起。
事有不然待消弭,中朝达官忽至理。
尘飞戎马塞江淮,日落妖狐阚闾里。
东西奔走十六年,今日见君杂悲喜。
一饭不肯蹴权门,独惜交情保终始。
作诗寄欧思不群,大音洗我筝笛耳。
我欲烦君重见欧,著身更好山岩里。
江波展素月,好风吹衣巾。
扁舟动寒碧,恍朗开金鳞。
心清挹沆瀣,神游挟仙真。
独恨迫兵火,仓皇来问津。
岂不欣所遇,终焉衔苦辛。
君王甚神武,何时息战尘。
归舟如到此,月色应更新。
为君换美酒,长歌酹江神。
幕府宏开地尽头,微垣星拱列元侯。
职颛方面雄诸镇,位重名藩贯七州。
盛代文章凌屈宋,太平礼乐属伊周。
六韬久已潜深秘,三策于今阐大猷。
袖带乌台霜气肃,佩联鸾阁晓声浮。
不辞万里风沙远,肯为三年吏士留。
剑戟夜明江徼月,旌旗晴拥海门秋。
德沾荒服讴歌起,威詟遐蕃赞画优。
马系长杨春袅袅,鹿眠閒草午呦呦。
时歌白雪多赓载,满引清香足献酬。
贱子素心如寸草,明公洪度似三洲。
愿持色笔濡膏泽,解使孤贞达冕旒。
华表会须荣里闬,深恩何止戴山丘。
中朝柱石归元老,伫听胪传锡玉鸠。